三十六条对于因恋爱、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以及因劳动纠纷、管理失当等原因引发的刑事案件,辩护律师可以提出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 第三十七 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被害人对被告人有无谅解犯罪对被害人造成的影响、社会对被告人的评价等问题进行。 量刑意见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相关证据材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978.html -
了解详情
在事实认定上更具优势,因此,对于最高法院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发现案件事实认定存在问题的,也应当通过发回重审方式交由初审法院解决。在排除了对大量没有争议 的《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3.html -
了解详情
教育,促使人们自觉恪守职业道德,遵守社会公德,从而在党风、民俗、习惯、兴趣 、爱情、婚姻和家庭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四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人们的 预防。 其次,要及时发现微社会环境中容易引发犯罪的因素和个体心理向不良方向转化的苗 头,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去除犯罪隐患。这种预防主要以处于违法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99.html -
了解详情
20世纪70年代,还是个新生事物,实践初步展开,理论正在探讨,诸多问题还没有深入研究形成统一的共识。所以,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情况下应当把刑事和解作为一个开放性 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另外还提出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应被害方的过错行为引发的案件,案发后真诚悔罪并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28.html -
了解详情
是夫妻双方,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对生育与否享有选择权。但该法作为规范婚姻家庭关系的专门法并未涉及生育权的详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第47条规定: 法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19] 刘永霞,《论我国法律对生育权的保障问题》,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7卷,2005年第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61.html -
了解详情
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罪,适用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 可能适用死刑,但并非均只能适用死刑(因为加重情形的法定刑并不是唯一死刑,而是选择死刑),也有程度问题。那么,何种程度才能适用死刑呢?理论界对此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199.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上,工作室在社区日常人民调解中对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赔偿纠纷等等的调处解决更为直接有效,是社区平安的保障和纠纷矛盾的缓冲器,林乐本人也是社区居民公认的平安 宽度或水平层面;后者是既要能够使政府感受到问题的紧迫性,又不能授以政府动用暴力的口实的问题,是问题域的深度或垂直层面。 (16)石发勇在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17.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民俗习惯解决纠纷就成为司法解决纠纷功能基本定位下,必须直面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民间法理论研究凸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凸显的 之义。例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由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者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125.html -
了解详情
法条关系的考虑并不是特别周密,从而引发法条竞合。所以,在刑法分则中,法条竞合的存在数量大,法条关系复杂,与此相关的问题就是刑法理论研究上需要加以重视的。 其法定刑的犯罪形态。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人死亡,虐待家庭成员致人重伤、死亡等,都是典型的结果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57.html -
了解详情
刑的40%以下。26.因恋爱、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四、常见犯罪的量刑 刑罚量的情形。(7)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25号)第二条、第三条第三项、第四条第二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06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