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性的判例,常常体现着司法裁判者对崇高的法律原则和精神的正确理解和挚热追求。 什么是诚信原则的基本规则体系?对它如何认识和把握? 笔者分三个层次 :因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乘人之危必将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的法律后果规则。这是对较为严重违反诚信原则的惩戒规则(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合同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18.html -
了解详情
权应无疑问。德国人对于所有权私法功能的理解,一般是从《德国民法典》第903条引申出来的,该条规定:物的所有人可以随意处分其物,并排除他人的干涉, 性经济组织并对社员实行非盈利原则的各种合作社,正是这样的中间状态的法人。正在起草中的中国民法典,虽然采取民商合一模式,但只是将民事生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47.html -
了解详情
的私法上的权益纷争。私法权利的基本原则是意思自治,处分自由,在民事经济交往中要遵循这一原则,一旦发生纠纷冲突,进入民事诉讼程序,请求公力救济,其权利性质 理由和借口均不能干扰审判。法官无上司,只能虔诚地服从法律,以其诚实地理解来适用法律。审判是否独立,将直接影响到审判是否公正,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实体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69.html -
了解详情
及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具体操作上存在差异,出现了不少的困惑。执行和解属于民事处分行为,是执行权利人行使处分权的结果,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处分原则在执行 裁定原执行案件中止执行。和解协议达成后,申请执行人有义务向人民法院报告和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和解协议全部履行完毕,人民法院应裁定终结执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9.html -
了解详情
来偿还原告。 我们略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对于第三人公司是否应该向原告承担责任这个问题,法院的理解出现明显错误。因为,被告并没有否认自己应该承担的 名称已经隐匿。 [26]债务随企业财产变动原则,正式出现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3】1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84.html -
了解详情
(三)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认为黄学宾向张学英处分其财产的行为违反了社会的公序良俗,构成对民法基本原则的损害,因此直接引用民法的基本原则 左右着法律的发展,他们通过自己对于是非观念最为朴素的理解,表达着自己对于社会规则的认识。法学家的功能仅仅在于将这些认识具体化、规则化和体系化,而不是自己创造出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39.html -
了解详情
复函》中,即认为房屋买卖协议签订后,未办理产权转移登记手续,应认为该民事法律行为依法尚未成立,允许一方翻悔或解除买卖协议 .我们且不论该案当事人是否有合法理由 的自然结果。 以上分析表明,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于登记生效要件的理解和适用存在着不同理解。而笔者认为我国今后的立法应确认登记仅为物权变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84.html -
了解详情
从主观愿望和客观属性出发都不能全面地揭示价值的本质, 而应将主体愿望与客体属性相结合来理解价值的本质和内涵, 即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 犯罪。因此, 行政或民事不法的犯罪化问题应当交予刑事政策进行调整, 由国家根据具体的维护法规范安全的需要作出决策。最后, 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一旦立法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7.html -
了解详情
见到这方面的证据),否则不宜擅自把这两个用语等同起来,因为按照约定俗成的理解,遗失物的范围要大于遗忘物,遗忘物往往能想起遗忘在何处,如果不被人 诉讼中早已承认精神损害赔偿,这样不仅造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普遍的民事非正义问题,即脱离民事侵权法的一般归责原则,(23)而且也人为地压缩了修复被告人与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其实并非当事人之间就刑事处罚进行和解,其实质是当事人对民事权益的处分,而非对刑罚权的处分。对被告人从轻、减轻、免除刑罚只是加害人与被害人在刑事和解 小,对其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减轻处罚也就顺理成章,这也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换言之,在刑事和解制度中,对加害人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减轻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