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检察机关代行公诉权,将被害人对加害人的报复义愤对判决的影响降低,从而更大程度地实现司法公正。正是第三者的引入,裁判者与犯罪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 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刘加奎持刀行凶,杀死1 人,重伤1 人,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杀人情节恶劣,手段残忍,本应依法严惩,但本案事出有因,被害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5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危害性为核心的犯罪构成理论,并将其作为衡量犯罪的具体标准。 我国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也将社会危害性引入犯罪范畴。我国刑法学界普遍认为,行为具有社会 认为,所谓社会危害性,简单地说即危害社会的特性,就是指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具有破坏作用的行为对社会造成这样或那样损害的事实特性。0我们基本同意最后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887.html -
了解详情
试验是新药品进入临床大规模实际应用前必须完成的重要步骤,其试验对象、试验方式、试验期限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新药品的研发成本。在人体试验阶段进行非法操作成为降低 在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客观构成要件行为中,探讨结果犯、危险犯以及行为犯等犯罪客观形态。[21]决定犯罪形态的主要因素是行为对法益的危害程度。根据行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10.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人权和实现法治、缺乏逻辑导向功能,在实践中使刑法功能的发挥受到影响等为由,主张对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大可不必讳言拿来,径行引进一套成熟的理论。 [1] 二要件说认为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犯罪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三要件说认为是犯罪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与主观要件,或者认为是主体、危害行为与客体;五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81.html -
了解详情
年龄可能又有所提前。在我国也是如此。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表现出明显的低龄化倾向,14周岁以下的儿童实施的危害行为也具有显著的成人化特点。这表明,儿童的心理 评价具有积极意义。人身危险性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犯罪的主观条件直接影响行为的定罪量刑。其中罪过是我国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属定罪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9.html -
了解详情
的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市民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得到了复苏,但计划经济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政治刑法观仍然占主导地位。这表现在:1979年制定的在 。相反,我国刑事立法应该警惕的是对犯罪化的过于热情。虽然近年来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刑法的谦抑性,但是当出现了某种新的危害行为而现行刑法没有恰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78.html -
了解详情
规律的联系[4]。此说主张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上违反刑法规定的符合犯罪客观要件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认为此因果关系,是行为人承担 背景差异,故该种观点并不适用于我国。第一,就犯罪构成的模式来看,我国的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总和,各要件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11.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对甲判处2年有期徒刑,意味着根据甲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以及犯罪人的主观罪过,他应当受到2年有期徒刑的刑罚处罚,这样才能做到罪刑相当;而同时宣告 他们更加坚定反社会心态,出狱后自然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实证研究表明,一种新的观念或文化对社会个体的影响有如下规律:当社会个体开始接触这种观念或文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90.html -
了解详情
采信虚假证言、妨害证人出具真实证言等实际结果或者危害可能,亦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不影响伪证罪、妨害作证罪等的定性。[vii]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不仅是辩护 对行为犯的认定只需控方以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存在犯罪构成要件设定的行为;对抽象危险犯的认定应当先有控方证明存在危险行为,再由辩方进行反驳,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72.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行为足以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危险,即构成犯罪既遂,可以说基本上避免了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认定的环节。 其四,现行刑法对环境污染事故犯罪的 环境一旦遭到了污染和破坏,很多情况下,无论采取何种补救措施,都无法完全挽回其造成的影响。我国刑法中关于对环境污染犯罪的规定,充其量只起到了惩罚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1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