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规定同时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的,不影响行为人新的违法行为的成立,只不过增加了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的违法不作为或者渎职责任。但是,如果行为人在接受处罚的同时,并 ,而不应对行为人继续进行的违法行为实施新的处罚。如此处理不仅符合行为构成理论,而且有利于敦促行政主体执法到位。 其次,一行为不再罚原则应在四个层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81.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责任能力的有限性又维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结果责任原则。适用于行政行为因违法造成受害人损害,受害人因故意或过失致使损害结果扩大,由受害人承担结果扩大 为官,一般来讲,一方是处于管理地位的官,一方为被管理的民,因此在处理行政赔偿案件时,我们应该慎重适用责任分担,努力追求实体上的平等,在赔偿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45.html -
了解详情
该行为不能作为应急行为,其后果也不能按照应急行为的后果来处理。(5) 行使行政应急权的行为必须是没有法律的规定或者与正常法律的规定相冲突 ]行政自由裁量权对于弥补法制之不足,解决法律的稳定性、滞后性与社会变化的急速性、行政事务的广泛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变动之中,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30.html -
了解详情
背景下,对于企业违反环境法(包括违法排污和生态破坏)的行为,即使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理可能造成违法企的终止,也不能放纵。对于环境侵权,人民法院也不 法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健全环境法治必须强化环境执法的社会参与机制。(1)审慎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环境群体性的爆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44.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案件在全国范围一直在20%以上,这类土地确权案件能否得到妥善的归属和处理关系到行政审判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实践中不服颁发土地证的情形 理由如下:所谓土地权属争议,望文生义是指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争议。《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03年1月3日国土资源部公布,同年3月1日实施)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74.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而无明文规定不能适用和解,并未排斥和解的适用,因此和解可以作为处理行政案件的方式。 理由如下: 首先,行政诉讼案件中和解不等于调解。根据诉讼 诉讼的调解全然不同,行政诉讼的和解并非完全属于当事人的处分范围。进入行政诉讼的行政公权力的合法性只能由法院通过判决予以确定。和解必须在当事人的处分权限之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0.html -
了解详情
内在关联性含混不清、一时难以查明,如果一并审理,会超过行政诉讼的法定审理期限,影响行政案件的及时解决。此外,如果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因故不能出庭的,也应当 部分不能一并判决的,可以分别制作判决,但是两份判决书对各自未处理的民事或行政部分应当有所交代。 如果附带民事部分是调解结案的,应当分别制作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59.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法律对此的规定也相当的笼统与原则。应当说我国司法与实务界对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处理的完善与发展还处于摸索的阶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 1993年第1期,第5556页。 [10]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298页。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50.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2003年全国行政诉讼案件一审结案88050件,其中撤诉和协调处理41547件,占47.2%;2004年全国行政诉讼案件一审结案92192件,其中撤诉和 法定职责,尚需继续履行的案件;五是行政裁决、行政处理案件;六是不服具有一定自由裁量权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七是法律和政策界限不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46.html -
了解详情
,假公济私或者受外部某种不良动机的支配。动机不良如果成为权力的基本动因,就会使行政职权成为个人报复的工具。例如,某县技术监督局两名检验人员,前往该县建材门市部,以 。按立法精神,只要有一项撤销条件即可作出撤销判决。但在实际处理中,对滥用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的其他违法事实,均应一一指明,而不能只认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