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判决的可以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 最后,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一是要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及举报、信访等利益诉求机制,使其更方便及时地发挥维护 运行程序等。二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原则。如法治原则、民主原则、平等原则等,在具体制度设计方面也要落实这些原则。三是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41.html -
了解详情
给付原则等都值得引入作为支配我国给付行政活动的基本原则。最后,给付行政的大量涌现也为现行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救济法的完善与更新提供了契机。诚如 解决机制虽然貌似与非常规机制并架起驱,但实际上却早已陷入了边缘化境地。我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案数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即是明证。 也许信访救济与法治之间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32.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重要内容。 4、行政救济法 行政程序法是对行政权益受到不法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提供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和《国家赔偿法 方式以及时效等规定来保障行政活动顺利进行。其基本结构如下: 总则 一章 行政法的宗旨、目的与任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的适用范围 二章 行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144.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148条)则将诚信原则上升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 私法上诚实信用原则勃兴的缘由 19世纪的法律学常把道德与法律孤立开来,所谓 违法行为或不当行为。若对是否违反该原则有争议时,一般应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由于涉及国家税收,一般应行政复议前置,否则将打乱税收秩序。 但即便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一旦被滥用,它在大范围内多次适用,比具体行政行为更具有危险性和破坏力。4、《行政复议法》奠定了司法审查的技术基础,而国外如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 而拘留”。2、是否正确理解法律原意。“对不确定的法律概念的解释必须符合法律文件的精神和价值目标,符合公认的基本原则,因此(1)对不确定法律概念作任意扩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7.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的行政行为,为了对正确的行政行为增强可接受性,有必要暂缓履行义务。但暂缓履行义务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因而应予担保。《行政复议条例》第39条和《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规范应提供相应的防范机制和减少损失的机会,即应允许相对人申请担保。以上讨论的是行政担保的基本理论问题,至于行政担保的具体操作问题,如担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28.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制度加以归纳。我国现有理论尚未对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作出阐述。江必新等著《行政程序法概论》中将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列为25项,这显然不属于“基本 程序观念问题,即程序效率观念问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程序的效率原则应当建立在公正性、准确性和可接受性的前提下。公正性的基本要素是确保相对人利益在被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27.html -
了解详情
如《滨海县地方税务局执法服务承诺制》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理决定不服并申请行政复议的,于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15]这一规定与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 的情况下,主要涉及如下事项:第一,责任的承担者和接收者:责任自负是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即任何行为主体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因该行为所引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9.html -
了解详情
理念相悖,其危害性远甚于经济垄断。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市场的统一、开放,而行政垄断总是以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的利益为出发点,将该地区或该部门隔绝开来 个人责任的追究。 (五)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目前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还没有将行政垄断行为纳入其救济范围,但中国在加入WTO时已作出承诺,必须要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74.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失误的可能,因而需要加以约束和设定救济办法并有效运作,例如将其纳入行政复议和司法审查的范围。但实际上不但这方面的规定不完备,在某些方面几乎是空白,这 。从行政指导的基本特点来看,深入认识和正确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有利于认识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行政指导是符合行政效率原则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