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段时间、另一个地点却不作为犯罪处理。如:投机倒把行为中的长途贩运行为、有偿中介行为,在旧刑法里就是一个重罪,但在现行法律体制下却是一种合法 原则之一的责任原则之间徘徊。在工业化社会崛起之初形成的近代刑法基本原则并没有将法人这种民法所拟制的组织体考虑在自己的调整范围之内。因此,从法人犯罪的概念诞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6.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指责,有学者反驳认为,刑法中的共犯论其实要解决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关于构成要件范围的问题,也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共同行为中谁的行为具有可罚性的问题; 犯的情形除外。4.不是本法典分则相应条款专门规定的犯罪主体的人参与实施该条款所规定犯罪的,应该作为该犯罪的组织犯、教唆犯或帮助犯对该犯罪承担刑事责任。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5.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因而承担刑事责任还是对其组成人员的犯罪行为负连带责任的问题,历来是单位犯罪研究中的难题。在坚持后一种见解的场合,通常主张应以单位组成人员为 的自然人的个人抑制模式,而应当采用通过对单位组织体的意思决定过程施加影响来抑制单位成员犯罪的组织体抑制模式,处罚单位自身,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④]另外,现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898.html -
了解详情
(1976年10月至1988年6月) 这一阶段主要是系统地宣传、阐释刑法典的内容,并对刑法中的某些重要问题,开始进行专题学术研究。可以说,1979年《刑法》 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黄京平、石磊:《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律性质和特征》,载《法学家》2001年第6期;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887.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指责,有学者反驳认为,刑法中的共犯论其实要解决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关于构成要件范围的问题,也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共同行为中谁的行为具有可罚性的问题; 犯的情形除外。4.不是本法典分则相应条款专门规定的犯罪主体的人参与实施该条款所规定犯罪的,应该作为该犯罪的组织犯、教唆犯或帮助犯对该犯罪承担刑事责任。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16.html -
了解详情
可分为行为客体与保护客体两个子类,行为客体类似于我国刑法理论中的犯罪对象,而保护客体类似于我国刑法理论中的犯罪客体,但两者在多数情况下又合二为一笼统表述 为组织、领导、参加,再顺理成章地根据不同行为方式分析和界定何谓恐怖组织即可(组织、领导或参加的行为所作用之物态对象),完全没有必要一定按体系要求将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759.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很大关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将共同正犯之脱逃罪预备行为需要和前述的共谋共同正犯行为中的帮助犯、教唆犯要区分开,前者恶性明显更重,因为它还打算 罪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内由法官自由裁量,从重论处,而不能构成日本刑法中的加重逃走罪和台湾地区刑法中的暴行脱逃罪。事实上,由于5年这个量刑幅度的宽泛,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30.html -
了解详情
的颠覆,对建立在传统法人格理论基础上的有关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刑法理论也有不小的冲击。如何界定一人公司在刑法中的地位,一人公司是否具备单位犯罪的主体 体形式尚显简单,认定法人的意志和行为无需深入分析法人的组织体结构及运行过程,只需分析法人决策者的意志和行为就已足够。所以,我国刑法学界才会一方面将单位看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97.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因而承担刑事责任还是对其组成人员的犯罪行为负连带责任的问题,历来是单位犯罪研究中的难题。在坚持后一种见解的场合,通常主张应以单位组成人员为 的自然人的个人抑制模式,而应当采用通过对单位组织体的意思决定过程施加影响来抑制单位成员犯罪的组织体抑制模式,处罚单位自身,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④]另外,现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99.html -
了解详情
贩卖毒品最之所以为犯罪,在于其违反了国家的禁止性规范,这种观点类似于德日刑法中的刑事违法性结论。作者接着认为,一种行为的形式上的违法性不能揭示犯罪行为的本质, 毒药(这里的毒药和毒品是完全不一样的含义)的存在就会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诸多侵害,不仅仅是毒药存在处的组织细胞会得到破坏,它还会引起人的精神状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