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该决定属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原审判决予以撤销是正确的。至于财政部的撤销决定是否违反法定程序的问题,二审法院持相反意见。二审 纪律处分与行政处罚性质上非常相似,法官在审理时很自然会进行联想和比附。可以想象,比附的结果是增加了法官对自己持有的先见被告应当听取当事人申辩的信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88.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只要有合理怀疑,申请鉴定就应当是被告方的当然权利,尤其是死刑案件。④公开信的执笔人法学专家何兵在二审判决前还提出,如果鉴定申请被法院在判决书中直接 其专业领域。1984年美国国会增加了一项规定,内容为专家证人不能对精神病或精神状态构成是否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指控要素或被告的控告提出意见或结论。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72.html -
了解详情
句话的实际意思是:本院不管文章内容真伪(事实陈述的准确性) ,也不考虑作者动机(是否具有恶意) ,只看被告文章中有无贬意词和负面评价。法院不 自由的权利,属正当行为。[23]二审判决也说:法律倡导对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对学术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观点、展开批评、进行辩论; 同时,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30.html -
了解详情
刘翔肖像与其选择发布的广告出现在同一期刊不具有关联性。综上, 一审判决驳回刘翔诉讼请求。[4]刘翔不服, 提出上诉。 (四) 二审裁判理由及结果 二审 肖像权具有哪些排他效力? 即权利人基于自己的肖像权可以制止他人进行哪些关于自己肖像的行为? 法律对此并未规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在界定侵犯肖像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7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递交上诉状即可引起二审程序。正是由于在制度上存在这种宽泛性,即给当事人的投机行为过拖延时间损害对方当事人的权利的不正当目的以可乘之机。 (二 审查。但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显然已经注意到了92年司法解释的弊端,但“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范围”是否等同于以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9.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不可能,根据我国民诉法,当事人不可能在二审中增加或者变更已经在一审中明确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的处理结果或者是改判一审,或者是发回一审 。 综上所述,对于当事人超过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是否可以作为证据进行质证尚需对方当事人的同意,而作为证据证明目的的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的变更却没有至少应当征得对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8.html -
了解详情
有意不举证的,视为对权利的放弃,法院不予认定。当事人在一、二审期间未能发现和获取的证据,可视为新证据,允许其申请再审。终审后发现新证据的不能申请再审。(4)申请再审只能一次,对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不能申请再审,否则当事人长期纠缠,既影响社会稳定,又有损司法权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1.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被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改判的,原审裁判不属于错误裁判案件。一方当事人请求提出新的证据的另一方当事人负担由此增加的差旅、误工、证人出庭作证、诉讼等 的人性角度来讲,任何当事人不论其是否满意一审判决都不愿意面对二审被上诉人那样一个被动的局面,都会上诉,形成讼累。所以,为了防止当事人滥诉,从利益与风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9.html -
了解详情
则比较复杂。当法院认为需要通知批准机关参加诉讼时,批准机关是否可以作为第三人呢?如果法院通知他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只要批准机关提出有关职权问题的主张⑿,法院 。行政诉讼法第61条对二审判决规定了三种结案方式;1、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依法改判;3、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第一种方式显然不能采用,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9.html -
了解详情
两个条件方可发回重审:当事人行使责问权为先,之后,二审法官方审查法定程序之违反与事实认定错误是否有因果关系。如果当事人放弃责问权,哪怕存在因果关系也不必 为裁判者,应即自为判决”。 7、对不发回重审案件的处理 为节省司法资源,体现前述程序效益价值,有些案件完全可以直接予以改判。因为二审凭什么判断一审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