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只不过侧重点不一。如果非要给公司治理下一个定义的话,笔者认为,公司治理就是基于公司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 流失应当是为法律所能够禁止的,行为人人为(有过错的行为)造成的并应当承担责任的国有资产减损。把资源配置中资产的折价流转、资产运营中的经营风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6.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公司利益分配是否合法的实体性衡量标准。公司利益分配准则,是解决公司可以在什么情形下将资产进行分配的原则。如我国公司法采取的是法定公积金分配准则,亦即 处于公司利益分配权力的中心,因而,董事亦是各国公司法律中承担违法利益分配的首要责任主体。在多数国家的公司法律构架中,董事显然不能凭其权力以损害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03.html -
了解详情
沃斯总结这一事件时指出:当时形势所真正需要的立法是使合股公司更易取得法人资格,并且防止公司设立及管理人员的欺诈行为,从而保护股东及社会利益。这也说明 应理解为重度干预,即蒋大兴所谓之强行法干预。尽管如此,两者主张依法赋予公司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却是不谋而合。事实上,中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日臻一致,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5.html -
了解详情
职工、消费者的利益能够得到保护。从整个社会来看,只有具备有效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才能够形成实现社会责任分担的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政府才可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制定相应的规则和制度,以企业的利益为纽带引导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三)公司社会责任是依法规范企业行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 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43.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的方式,是指责任主体根据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确认和归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中包括:(1)有关国家机关通过诉讼程序或行政程序追究行为人的法律 经营成本比采取措施避免损害更有利可图。惩罚性赔偿金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威慑这种损人利己的公司政策。它也向个人提供了一个实施法律规则的动力,并使他们得以补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2.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名誉、人格、威信、财产及其它合法权利、利益,侵犯法人及其它主体的名誉、威信、财产并引起损害时,必须赔偿损失。”该编规定的“民事 、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民事制裁。什么是民事制裁?对此民法学界论说不一。民法通则第134条第1款规定了10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9.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名誉、人格、威信、财产及其它合法权利、利益,侵犯法人及其它主体的名誉、威信、财产并引起损害时,必须赔偿损失。”该编规定的“ 、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民事制裁。 什么是民事制裁?对此民法学界论说不一。民法通则第134条第1款规定了10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81.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名誉、人格、威信、财产及其它合法权利、利益,侵犯法人及其它主体的名誉、威信、财产并引起损害时,必须赔偿损失。”该编规定的“ 、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民事制裁。 什么是民事制裁?对此民法学界论说不一。民法通则第134条第1款规定了10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49.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是要弄清什么是公司机关。在大陆法系,机关是指公司的董事,但是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司法实践中,根据公司法而行使法人职权的人员或 职员但不包括董事。一个董事可以承担一种责任因而使他也是一个雇员。” 但是经理与一般雇员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一、公司经理拥有和提供的管理性劳动力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72.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设立中的虚假出资行为而设定的,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下面通过具体分析,谈谈笔者的看法。“虚报注册资本罪”与“虚假出资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论处;还是依然承认设立有效,要求行为人及关系人承担私法上连带的出资认缴责任及财产价额填补责任,将公司资本充实起来即可呢。另外行为人主观因素对上述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