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第136条还规定:“被指控人有就指控进行陈述或者对案件不予陈述的权利。”而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矛盾也正是在这一差异之处表现了出来,该法第九十三条 被告人在二审程序中又提出排除非法口供要求的,二审法院应当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除了当事人可以启动排除非法口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11.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对于规范国家刑罚权运行,确保公民个人权利不受非法侵犯,进而保证国家刑事司法民主化、法律实施规范化、权力运行程序化具有终极价值意义。一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严格限制,对于二审案件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基于无罪推定,直接作出无罪判决而不应该发回重审等等。这充分说明了刑事诉讼活动中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0.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刘秀珍、李光跃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或依法改判徐承山赔偿刘秀珍、李光跃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 案例,尹瑞军诉颜礼奎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该案裁判要旨为:刑事案件受害方在另行提起的民事侵权诉讼中主张的残疾赔偿金属物质损失范畴,应获赔偿。举轻以明重,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4504.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程度上,立案难已经成为历史。然而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在激增的案件量背后,虚假诉讼、违法诉讼、滥用诉权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并以其 即可轻易进入民事司法程序。伴随着审判程序的推进,虚假诉讼这种先天畸形的诉讼怪胎又极易引发利益受害方的缠诉,一审、二审、发回重审,甚至再审。因此,大量宝贵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389.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该标准由中国法医学会、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提出,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9)归口,历时3年多,获得公安部批准, 法院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改判,对伤残、护理依赖进行重新鉴定。二审法院认为:“原审法院依职权要求鉴定人接受质询,有助于审判人员对鉴定结论的合理性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630.html -
了解详情
事不再理的规定,即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13]既判力作为一项制度包括既判 该第三人可以提起上诉,[23]要求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要求改判,也能实现权利救济。但当判决已经生效时,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才可以通过第三人撤销之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330.html -
了解详情
思考耗费的时间与精力,以应对案件数量的压力。(2)提高裁判的认可度,降低职业风险。参照指导性案例可避免被发回重审或改判,有利于为当事人提供一种 法院有选择权。第一,如果争点仅涉及事实问题,可向高级法院申请。也就是说,如果二审是中级法院,可就事实问题提请高级法院审查,高级法院如果认为涉及事实认定的规律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65.html -
了解详情
处分原则的确立,最主要是基于对当事人私权尊重的考虑,也体现了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本质区别。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也明确规定了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的一项 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9条规定:在第二审中,一方当事人提出新证据致使案件被发回重审的,对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其补偿误工费、差旅费等费用。 4.禁止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46.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流于形式,有关制度安排就存在不合理。例如,草案允许基层法院对事实清楚、被告人认罪且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按照简易程序进行审判。但在被告人没获得律师辩护的情况 的行为,草案也没有将其纳入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适用对象,使得这些违反法律程序的审判行为处于几乎不受制裁的状态。其六,草案是否为公共权力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02.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也有密切关系。民事诉讼法把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作为二审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或查清事实后改判的原因之一,把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 时无须重新证明(第2款);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某一刑事案件判决,对于审理受到刑事判决人的行为的民事法律后果的案件的法院来说,只在是否有过这种行为和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