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暂缓执行刑罚或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通常适用于判处短期剥夺自由的犯罪。我国刑法中的缓刑,采用的是司法制的缓执行制度。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 基于法官的主观性判断。而在检察机关方面,当前,检察机关比较关注的是自己提起公诉的案件是否得到人民法院的有罪判决,是否对被告人判处了实刑,而几乎没有在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4.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负责人。值得探讨的问题是,犯亲告罪的人是否可以向被害人或有权告诉的人投案?此种情况在自首的理论分类上被称为首服。首服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立法 认定与处理。 但是,在前述第三种情况之下,则只能成立一般自首而不能再以特别自首论。因而此时对前述三类特定犯罪的犯罪人的刑罚适用,只能适用刑法总则关于一般自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59.html -
了解详情
缺陷及矫正其危险倾向的刑法解释工作留下了合理的驰骋空间。 最后,须强调的是,即使按通说所理解的罪行与刑事责任之概念,上述理解仍应原则适用于量刑之中, 说明了为什么古代法律对现行犯或犯罪后不久被捕的犯人以及经过相当时间后被捕的犯人处以很不同的刑罚的原故。 时间的变迁对罪刑关系的影响在我国有正反两种较明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51.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功制度远离了刑事责任的根据,是在犯罪行为和主观恶性之外寻找刑事处罚的理由。 此外,我国刑法在打击国际犯罪方面应更好地展示中国刑法的开放性。现在不少国家 问题是假如不是在我国的船舶上而是在公海上抓到海盗后,能否直接送交我国法院审判?由于我国刑法并没有规定海盗罪这样一个罪名,因而在法律适用上可能会遭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764.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从事业务活动、强制撤销等。第四,驱逐出境在我国刑法中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它只能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不具有普遍适用的性质, 的自由竞争中优势所在,谁享有较多的荣誉,谁的竞争力就强,就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剥夺法人荣誉权有罚金刑之功效。在当前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至少应该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81.html -
了解详情
政权代表的职能。政权代表行使联邦各主体的联邦国家权力职能及地方自治机关的职能。政权代表的特点是他们有权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提出要求和作出决定,而这些要求和 仍然是以一个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统领刑法的总则与分则,这也是导致司法实践中对某些公职犯罪的主体问题始终存在争论的重要原因。. 从我国刑法第93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55.html -
了解详情
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不可缺 少的是法律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其中作为保障法的刑法的作用不可低估,它是保护消 费者权益的最后力量。我国 在刑法典中,而中国刑法对犯罪的 规定总体说来是具有概括规定之特点的(注:在我国刑法中,对犯罪之罪状的描述多采 简明的方式,中国刑法分则规定了400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9.html -
了解详情
,有效阻断风险向危害后果的转化。在这个介入的过程中,刑法的机能一般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刑法中危险犯的适量适用。危险犯理论是有效阻隔抽象意义上的风险 措施等做出反应。所幸的是,通过笔者对我国刑事法规范性文件的系统研究发现,我国在利用刑事法手段规制、控防风险性犯罪方面已经初具端倪,在刑法立法、刑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69.html -
了解详情
为明证。②由此可见,我国最高司法机关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那么,最高司法机关制定刑法司法解释是否混淆了司法权与立法权的关系呢? 这是一个值得 主要表现在:《刑法》规定的具体犯罪的罪名过少;对罪状的规定不够具体、对犯罪构成大多缺乏必要的描述;对法定刑规定的幅度过大;等等。在立法上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66.html -
了解详情
的违反关于犯罪的本质,我国刑法学者一般认为是一定(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也有学者认为是法益的侵害或者威胁,相应的,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在德国刑法学界 对违法行为的否定,以确保市民刑法的规范效力。因此,对这些市民不能适用死刑,而是应该通过刑罚的强制与规训,唤醒罪犯内心迟钝的规则意识,以重新回复到市民应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