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应受到相似的惩罚。而惩罚未然犯罪,就要考虑犯相似罪的罪犯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不同,从而判处不同刑罚。(29) 刑罚观的不同,造就了刑法理论的不同品格。一个 不能被判定为犯罪。在有责性的判断中,除了法定的理由外,还有非法定的期待可能性判断,也可以由法官自由裁量适用以排除犯罪的认定。可见,大陆法系的犯罪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110.html -
了解详情
意旨,概以行为人在此种特殊紧急情态之下,有超越其正常控制行为之可能,故本诸期待可能性原则,应容许阻却责任。[15] 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确定标准之模糊 采用疑罪从无原则呢?虽然我们也认为邓、黄两人存在着不构成强奸犯罪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的行为肯定不构成强奸犯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027.html -
了解详情
意旨,概以行为人在此种特殊紧急情态之下,有超越其正常控制行为之可能,故本诸期待可能性原则,应容许阻却责任。[15] 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确定标准之模糊 采用疑罪从无原则呢?虽然我们也认为邓、黄两人存在着不构成强奸犯罪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的行为肯定不构成强奸犯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998.html -
了解详情
的确信犯。因此,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确立之前,就有必要将违法性意识可能性和期待可能性的因素化解到我国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概念中去,建立起规范故意与规范 不论是酒后驾车还是醉酒驾车都是交通规范等禁止的行为,只要行为人意识到醉酒可能性足矣。另外,如果行为人自己事实上确实已经醉了并不能安全驾驶,但血液中酒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998.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理论学说的束缚,而是基于实质主义立场创造性地演绎了作为义务源自何处、有无现实作为可能以及究竟是否已经作为的三重判断基准。尤其是通过个案特殊情境中危险预见可能性、避免损害发生可能性和公权发动期待可能性的权衡,初步构建了危险防止型行政不作为的分析框架,为行政法上行政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332.html -
了解详情
的。(3)进行与民俗不同的丧葬行为实际上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进行的。刑法的期待可能性理论一直是一个富有魅力的话题。尽管在具体的适用中可能存在着这样或 就是假冒,因而根据简单的语义解释就可以排除真正的军警人员适用加重处罚规定的可能性。那么,又为什么非要把真正的军警人员显示真实身份抢劫解释为冒充军警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674.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危险犯,其行为自身发生危害的盖然性较低,故对行为当时危险实现的可能性的要求就高,司法机关在认定了行为对法益侵害的危险性存在时才能认定为 危害性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化解到诚如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的实行行为、社会相当性、期待可能性、客观处罚条件当中去,也才能真正建立起名符其实的民权主义刑法理论、民权主义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02.html -
了解详情
,并未解除,其意志仍被强制,且谭某也是本案的被害人之一,他的人格尊严也受到了侵害,按照刑法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被害人的谭某在当时情况下,无拒绝与钱某发生性关系的可能性,因此,谭某的行为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其二,本案中张某扬言如果谭某不和钱某发生性关系就要强奸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81.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责任即作为犯罪成立要件之一的责任,这种责任相对于行为人而言即有责性(非难可能性);中义的刑事责任被理解为必须接受刑罚处罚的法律地位;广义的刑事责任 ,还不具备当然的可责性。行为惟有相对于社会一般公众而言具有适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而行为人偏不适法-反而选择了违法时,才具有法规范的可非难性。由此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8.html -
了解详情
,很有研究的必要。但考虑到盗窃罪发案率的高发性,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的可能性最大,本文主要以由盗窃转化的抢劫罪为例来研究事后抢劫罪。 那么,事后抢劫罪 。因为在这种情况,既然没有意思联络,对一方的暴力,另一方缺乏制止对方实施的期待可能性,即便带走了财物,也不宜看作是实施了暴力胁迫才带走的。 第二种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