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调查取证,实际上破坏了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在举证方面的攻守平衡,势必形成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上的不均衡状态。因此,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中不能介入到证据的 正义的基石》,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5]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5页。 [6]陈光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32.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性质与边界。对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在证据上的责任做出统一的规定,是我国法律所确立的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制度性约束不充分,这种情况下,似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在指控犯罪中的责任。同时考虑到在我国目前刑事诉讼中,辩护主体包括被告人诉讼地位较低,对公诉指控的抗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97.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利益,主张价值多元有利于保障各个诉讼主体的利益,有利于诉讼程序的和平推进。多元利益的存在决定了人们在刑事诉讼中不能仅把某一方面的利益加以保护,要 规定的具体职能,都有相应的法律程序相配合,使检察机关在行使职权的具体工作中有法可依。此后,又陆续颁布了《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试行细则》(198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76.html -
了解详情
的承担者。笔者以为,这些要求不能够真正体现客观性的要求,客观性也不能成为涉及检察院、警察地位的基本原则,检察机关和警察的基本定位应该是法定国家追诉性。 一、 的那样,公诉权作为国家主动对犯罪进行追诉的权力,是国家在刑事诉讼中行使的诉权,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赋予检察机关的、代表国家并依照法律规定所行使的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74.html -
了解详情
简单的以被害人为中心。二、刑事和解中被害人角色的正确定位 笔者并不是反对在刑事诉讼中提高被害人的地位,而是认为必须把握好尺度以达到加害人、被害人和社会 与加害人于审查起诉阶段自愿达成赔偿协议,且被害人明确表示不再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由检察机关依法对加害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因而往往表现为不追究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2.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是否有罪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的问题,突破了以往无罪推定的禁区。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由此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内核,但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尚未引进沉默权 沉默权的同时,也要一并告知被告人有替自己陈述辩解的权利。但如果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对某一问题的回答关系到案件重大事实能否澄清,而被告人对此是能够加以说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61.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的行政处罚等工作由反垄断委员会负责;对须追究刑事责任的垄断行为则要移交检察机关起诉,检察机关通过审查,有权决定是否起诉,除较严重需起诉的经济性 滥用,也应当赋予检察机关以调查权。 二、检察机关的诉讼地位问题。检察机关在反垄断公诉中的诉讼地位是民事公诉人。检察机关作为民事公诉人提起诉讼可以这样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064.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可能因此一无所知,这大大削弱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当事人地位。 在审查起诉阶段,刑事诉讼法规定检查机关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 也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上诉,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检察机关在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自行决定是否予以抗诉,决定后仅需答复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30.html -
了解详情
的错位1.无限扩大了法律监督的权力范围我们知道,宪法所规定的检察院有法律监督权,通说认为,检察机关在民事公诉中的法律地位是法律监督者,不是原告。主张监督权的 种方式,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推导出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以公诉人的身份提起刑事诉讼,也是检察机关对刑事审判法律监督的一种具体监督方式,而不是代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996.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深入研 究。 二、刑事诉讼被害人地位的探讨 长期以来,自诉案件刑事被害人在我国处于当事人地位,而公诉案件中的 被害人往往处于证人的地位,缺乏自主权,他们对 完全由检察机关决定。根据法理,刑事被告人和刑事被害人作为犯罪的两端,一方作为 犯罪行为的发动者,一方作为犯罪行为的受动者,在刑事诉讼中二者理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