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正式实施两法至1995年6月,共起诉各类刑事案件2996件4267人,法院判决后审查了2990件判决书,只抗诉十起案件,1990年以来抗诉案件为零 ,不必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对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确有错误而提出的抗诉,同样必须立案再审,不需要由人民法院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55.html -
了解详情
.论司法认知[J].法学研究,1996,(4):86. [17]林剑峰.民事判决既判力客观范围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9. [18]邵明.诉讼中的 。 {4}该学者认为,预决事实具有预决的效力,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先行案件的法院判决须是生效的(即确定的);(2)先行案件判决所确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80.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的法律或法律解释已经被联邦宪法法院宣布为违宪时;(3)判决生效之后发现了对被告人有利的新事实或新证据。 第三,只能在不利于被告人前提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6-79. {10}〔法〕雅克博里康.法国法律中的向最高法院提出再审上诉[M];朱琳.陈光中.刑事再审与人权保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77.html -
了解详情
私权争议的公正裁判、权利基础是当事人的诉权与处分权、目的基础是对判决既判力正当性的追求。 关键字: 民事再审制度 国家本位主义 现代民事诉讼法理 诉权 处 再审制度的反思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是为了保证法院生效裁判的公正,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和违反自愿原则或者内容违法的调解书再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77.html -
了解详情
以司法解释的形式限制检察机关抗诉 权的行使,如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关于检察机关对法院先予执行的民事裁定提出抗诉的案件不予 受理的解释;1999年关于检察机关对 的追求与程序安定的考虑应当作出合理的安排。 (三)再审制度与法院裁判的终局性 法院对具体案件所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将会产生终局性的效力。关于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4.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的混乱,产生申诉无限、再审无限的恶果。二是原审法院可以决定再审,会影响再审的公正性。当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可以就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正当的手段或 的人民法院不立案受理申诉案件的,上级人民法院认为应立案受理,可以提审或者指令下级法院立案受理。这样可以阻断申诉无限、再审无限的通道,又可以疏通申诉的渠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0.html -
了解详情
老户25565件。另一方面,从法院每年审结的一审案件510万件情况分析,一审服判率为90%左右4,即459万件一审判决生效;51万件通过上诉 事、行政一审案件分别是2004年为4415936件(其中调解撤诉率为31%、判决率69%),2005年为4455891件(调解撤诉率为32.1%),2006年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51.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一般均规定由作出生效判决的法院专属管辖。那么,域外为何会规定由作出生效判决的法院专属管辖,而不是像我国这样规定由其 ]根据2008年和2009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统计,2003-2007年,最高法院共审理各类案件20451件,而办理涉诉信访案件则达到71.9万件;地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7.html -
了解详情
[1] 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 将中级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理生效的案件再交由原审人民法院或其他人民法院再审,则因原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原审人民法院或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43.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而另一方面实践中却造成了再审申请权难以实现而不得不求助于法院自身监督权、检察监督权甚至人大监督权来发动再审程序的尴尬境地。第二,当事人申请再审 的追求与程序安定的考虑应当作出合理的安排。(三)再审制度与法院裁判的终局性法院对具体案件所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将会产生终局性的效力。关于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