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宪法,坚持和完善宪法确立的各项基本制度和体制,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得到实现,保证国家统一、民族 [14]参见韩大元、洪英、张宇飞:《中国社会变革与公务员法律意识以公务员法律意识问卷调查的分析为中心》,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662.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 并对选民负责。议员失职时,选举他的选民可随时予以罢免。 五、现代化道路:科学发展与国防至上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399.html -
了解详情
新式法律学堂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其中以北洋法政学堂培养法律人才最为出色。立宪运动的展开、法律意识的更新、法律学堂的设立、司法制度的改革和法学研究的深入, ,第48页。 [②] 古口安平:《程序公正》,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页。 [③] 转引自王锡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98.html -
了解详情
据此认定或者被认定被告深挖犯罪根源,悔罪认罪态度深刻,就更是不知所云了。 [13]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众法律意识的诸种变迁,参见胡玉鸿:改革开放与民众法律意识的 ,参详萧功秦:从新制度主义看发展中国家的腐败与苏丹化现象,以及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地方庇护网政治,收见氏著《中国的大转型》,北京:新星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87.html -
了解详情
估计自己的作为和影响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是西方政治文化冲击的结果,现代公民文化并不能由本土文化自然生成,它需要移植、嫁接和 予以提炼和升华,作出系统的阐释和解说。通过理论的环节,公民意识才能上升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定型为政治制度和法律。而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79.html -
了解详情
变革,但是精神事物往往较物质现象的变更来得缓慢。英国的现代化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美国的现代化也经历了100多年,观念的转变也要有个过程,大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3. {6}哈里D格劳斯.家庭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48. {7}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M].马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57.html -
了解详情
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理念,丰富发展了依法治国的思想。在人民群众方面,随着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人民群众依法维权、依法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现象日益普遍。 来自地方政府领导层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干预以及以亲友为纽带的说情风的影响。前现代化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裙带风盛行,人情化力量起很大的作用,这份历史遗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06.html -
了解详情
,就等于将法院完全视为一个首长负责制的行政单位。因此,我国的司法权远未实现现代化。 (四)重刑轻民与刑民不分的观念 在立法上,我国一直采取 程序观念也令人担忧。在不少老百姓心里,甚至在不少干部心里,所谓遵守法律就是指遵守实体法,程序法律意识极度淡薄,违反程序法不认为是违法。建国以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61.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的内容,但实践中也未能落实。[16] (三)审判人员的素质 法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不是以人的现代化为基础的现代诉讼程序操作方式,弄不好反而会 。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两方面都会使公民之间充满争吵。[26] 与正当法律程序相关的理念还有许多,笔者不再一一赘述。但是有一点仍有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26.html -
了解详情
于当代社会和当代人的需要,因为中国法律历来缺乏欧洲古老而发达的自然法精神,缺乏契约精神和保障公民权利的精神,是和法制现代化相冲突的,甚至在某些领域 和现代科学精神难以契合,其思维领域漠视甚至排挤科学技术,造成科学精神、探索、怀疑意识的空白;重协调轻进取的人格理想,平实而严苛的道德理想主义同人的解放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