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现行制度对被害人受损害利益的补救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一途径来实现的,然而当被害人不能从被告人处获得实际赔偿时, 诉讼权利,但这一规定往往无法真正落实。附带民事诉讼赔偿难是不争的事实。如,某法院在执行一起道路事故附带民事赔偿案件中,肇事司机逃逸,经交警部门认定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34.html -
了解详情
的被害人缺乏必要的法律援助 弱势的被害人是需要社会提供法律帮助的群体。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法院要为弱势的被告人及可能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指定承担 诉讼的办法。这直接影响到被(受)害人附带民事诉讼权利的行使。 (四)没有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上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30.html -
了解详情
所在的基层法院,涉及到伤害、交通肇事等附带民事案件的数量约占受理案件总数的70%,笔者认为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分为以下两类,采用不同的 、劝解工作,说服双方就经济赔偿标准、赔礼道歉等事项达成协议,从而促使被害方放弃追究刑事责任的纠纷解决方式。(3)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模式:司法机关对于那些加害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29.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配套和不协调,而且对于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2、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缺失的弊端 (1)违背了我国宪法关于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立法 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民法通则》及最高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27.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 诉讼法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院)颁布 法律本位是以个人为本位的[2]215。能因对犯罪分子处以刑罚就免除或减轻其民事责任,也 不能因犯罪分子多赔一些钱就可以免除或减轻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855.html -
了解详情
成本的支出,以达到维护司法权威的目的。 公正需要公正的程序来保障。民事诉讼中构建附带性审查制度,是在程序经济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运用一个诉讼 ,当事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或就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的,以及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作出的责任认定、伤残评定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69.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或就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的,以及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任认定、伤残评定 与民事审判的性质不符,而且势必混淆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的区别。按此说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也混淆了民事审判与形式审判的区别而不应存在?论者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8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活动维护自身利益,而且要协助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也正是由于国家机关的介入,导致控辩双方力量失去了平衡,在这种 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再一次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625.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简称《解释》)第73条第2款是对取保候审保证人特定情形下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该条规定取保候审保证人怠于履行保证义务致使被告人逃匿的,附带 。 三、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使被告人早日受到刑事追究 根据《解释》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了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08.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法律关系。 2、当事人身份的双重性 (1)行政相对人身份的双重性 竞合案件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作为行政行为指向对象的当事人一方面具有行政相对人的身份, 民事诉讼的程序上的三元整合,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审理模式的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二元整合不同。构建竞合案件的附带审理模式,符合行政法学理论发展的趋势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