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特别约定,原则上应由债权人负担。比如,为使履行期到来,可使债务人陷于迟延,或为合同解除的要件而进行催告。反之,对于已经陷于迟延的债务人 ,债权人可请求强制履行。 如果债务人不具有免责事由,则履行迟延则发生如下的法律后果。 (二)实际履行 对于金钱债务,并不存在履行不能问题,债权人总是可以请求履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56.html -
了解详情
条文,而是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经由合同的解除,发生与前引诸法典相同的法律后果债务消灭。由于我国民法就物权变动 《法国民法典》第1148条规定:如债务人系由于不可抗力或事变不履行其给付或作为的债务,不发生损害赔偿责任。《德国民法典》第285条也明确将不可抗力认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37.html -
了解详情
为其办理档案、社会保险转移和失业保险登记手续、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呢?如果劳动者在无法证明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况下离开单位而到其他单位上班,就可能构成 合同无效或者可撤销时是否可以单方中止履行劳动合同以及违法中止履行的法律后果。草案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可撤销,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621.html -
了解详情
也应该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不过解决劳动者户籍可以另论,虽然在一些特定的城市,户籍涉及小孩上学、购买住房优惠等众多劳动者切身利益,实际价值也很高, ,而且前提也不同,适用的法律有所区别,法律的后果也不相同{7},因此产生了服务期协议解除与劳动合同解除的关联问题。由于劳动合同涵括了服务期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6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情况下,擅自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降低员工的工作报酬,将会面临以下的法律后果: 1、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公司未 ,求同存异,以达到最终目的。 面谈时,公司有关部门不应该生硬地告诉员工公司的调整决定,让员工感觉公司高高在上,员工只能服从公司安排。而应该亲切地与员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357.html -
了解详情
有所差异? 在该例中,A无力履行出资义务,构成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履行不能,原本可适用合同法有关合同解除的规则(第94条第1款第1项),免除 决定违法一案中确认,当合资公司因内部发生纠纷而无法正常行使权利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合资一方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53] 在德国法上,合伙之诉制度也被用来赋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11.html -
了解详情
标的为自始不能,客观不能,全部不能将会导致合同的无效。标的的不能,或者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者成为合同解除的原因。当因标的不能而要解除合同时,必须 的效力具有相对性。但是,任何社会关系都是有一定关联性的,合同的和生效对于第三人也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因此,关于合同的效力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来分析。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63.html -
了解详情
但还是认为其在形式上存在瑕疵。根据《劳动法》第98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一是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二是对因此给 机会的经济补偿,所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向劳动者支付的补偿金数额应当与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所剩余的未履行期限挂钩。有些学者认为采用补偿金数额与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44.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通过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此种方法亦是我国司法实践对于那些必须适用无法律明文规定情形惯用之方法。另外,长春市对外经济贸易公司诉长春市朝阳房地产开发公司购销房 ,也可能发生在其他时间里。 4、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不同。情节变更能导致履行不利方享有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而商业风险则必须遵循责任自负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29.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为基础订约,则表明其自愿承担风险与不利后果,对其没有必要加以保护。此时若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确实不知已发生的情事变更,则可依重大误解制度加以解决。 能预见的根本性变化,以致按原合同履行显失公平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情事变更原则变更或解除合同。 我国虽然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判例中出现了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3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