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按第九条及民法通则的规定这样的合同应为无效。建议全面审视有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的效力问题,以便作出一个统一的规定。“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 二者的区别,前者是指在双方订立合同的时候,约定在合同成立后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由当事人一方在某种情况出现后取得解除权,并可通过行使解除权使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93.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病后,遂请求法院确认该婚姻无效。经一审法院鉴定:罗某在本次诉讼中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一审法院判决:准予二人离婚;婚后财产和王某名下存款,双方各得一半 损害国家利益)、胁迫(不损害国家利益)或有重大误解而做出的民事行为,都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缔结婚姻的行为就是当事人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所为的民事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08.html -
了解详情
于医学研究和器官移植等医疗活动中,这不仅能满足权利主体的客观需要,满足患者恢复器官机能的需要,而且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带来巨大的利用效益。因此,遗体及器官 意思表示。首先,要求主体已年满十八周岁,是成年人。其次,精神正常,具备民事行为能力。(2)标的合法性。遗体及器官作为一种限制流通的特定物,在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49.html -
了解详情
有的人以司法实践大量援引公平责任原则断案作为侵权行为法应该规定公平责任原则的重要理由,完全是犯了逻辑错误,本末倒置。错误的现象一旦大量存在难道就应该立法支持?(三 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主要是五类特殊案件,即:1、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公平责任;2、紧急避险不当承担的责任;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45.html -
了解详情
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该条文与亲权概念的涵义完全一致,但未使用亲权的概念。有民法学者主张恢复亲权概念在我国民法上应有的地位,确立亲权制度, 1.父母患重病。2.父母长期外出。法律原因有:父或母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亲权的消灭是由于一定的事实原因或法律原因发生使亲权不复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23.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的联系,结果广泛引进了日本法学研究的成果,其中包括法律行为理论的研究成果。当时人们的外语能力普遍比较差,因此学习和引进日本法学比较方便,又比较时髦 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修正“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以及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种属概念的错误认识和主张,从立法上恢复法律行为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77.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上述规定,应当认定为无效合同,没有履行的不能再履行,已经履行的,要恢复到没有履行时的状态。 六、清算组织(清算人)的法律属性及在诉讼中的地位 的立足点是同一人格兼拟制说,即公司解散至清算完结前,其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依然存续,但其民事行为能力受到限制,为清算目的设立的清算组织性质上为清算中公司的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51.html -
了解详情
了体现,使得争论更为激烈。 从立法例上看,德国、法国、瑞士及我国台湾地区民事立法中均只称“占有”,《日本民法典》中则称“占有权”。[7]对于这些国家或地区 下,代理人在实施代理占有行为时,要争取占有人本人的同意。但占有人本人完全没有行为能力或子女为家父、奴隶为主人实施代理占有时,可不必征得占有人本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31.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可适用协调。比如象不服行政机关权属争议归属确认决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某种民事行为责任、效力作出认定,不服基层人民政府作出的民间纠纷处理决定,不服行政机关 ,包括行政机关应当是能够承担权利义务的行政主体,原告及第三人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二是公开进行。协调应一律公开进行。因“行政诉讼不仅仅涉及当事人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6.html -
了解详情
的社会利益并非与总与被害人的利益相一致,对社会利益的过份的关注,完全可能导致对被害人的利益淡漠,对此学者龙宗智也曾指出“在公诉案件中强调社会 、法人和其它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在刑事判决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及其家属、代理人要求在刑事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