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犯罪行为的法律层面上的报应和谴责,宽大则是注意到行为人主观危险性以及实际的可能性而作出的对犯罪分子从宽的处罚,是刑罚个别化的体现。其三,宽严相济概念得到新 刑法所规定的法定刑的高低,而还应该看现实社会中该种犯罪发生与否的期待可能性。在我国,经济领域、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方面的违规、违法、犯罪具有普遍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0.html -
了解详情
从客观上限定了犯罪的成立;有责性,是具有责任能力且主观上具有故意过失及期待可能性时才可能对行为人进行非难。只有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成立犯罪。(注: 手段对已经发生的犯罪是无法发挥其预防功能的,可是对于罪犯再次犯罪却有预防的可能性。这样,客观主义的刑法思想不但为刑罚预防功能的发挥划定了范围,同时也为检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85.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被害人的理性诉求,反而可能进一步增强重婚行为的隐蔽性而降低重婚罪被发现的可能性,从而使得这种重罪化的修法初衷落空。因此,重罪化的策略应当予以 虽然重婚者也是基于明知的认识而实施的重婚行为,但是事出有因,应当考虑以期待可能性理论排除行为人的犯罪意志。 (三)关于重婚罪的程序性问题 刑法并未规定重婚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61.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被害人的理性诉求,反而可能进一步增强重婚行为的隐蔽性而降低重婚罪被发现的可能性,从而使得这种重罪化的修法初衷落空。因此,重罪化的策略应当予以 虽然重婚者也是基于明知的认识而实施的重婚行为,但是事出有因,应当考虑以期待可能性理论排除行为人的犯罪意志。 (三)关于重婚罪的程序性问题 刑法并未规定重婚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42.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上存在着积极判断和消极判断之争,但事实上,目前的通说对于责任能力、期待可能性采取的是一种消极判断的方法,而对责任故意、责任过失则是采取一 故意或者危害行为过失是指危害行为的行为人对于自己实施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客观损害或者损害可能性所持的心理态度,因而可将完全不存在危害行为故意和危害行为过失的意外事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97.html -
了解详情
犯的主体必须前后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的限制排除了只能承担罚金刑的法人构成累犯的可能性。但是,就中国现行刑法典所确定的某些特殊累犯而言,单位是可以作为累犯的 了必要的理论支撑。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在违法性的本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在无期待可能性的情况下,二者在责任领域具有相同的可非难性。行为无价值理论将过失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60.html -
了解详情
了超越个体需要的集体利益。在这样的主体性结构中,孤立的个体不存在伦理与价值的可能性。因此,人本主义包含着一种深刻的整体性要求,只有通过整体的改善,即社会的 或减轻、免除处罚,甚至不作为犯罪论处。这也是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这里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00.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范刑法原理后面,不断地做引借性的工作。晚近以来,德日刑法上的期待可能性、容许的危险、信赖原则成为我国学界热议的论题,就这些规范刑法理论本身进行引 单个公民来说,这同时会意味着一种不堪忍受的丧失自由。人在移动和自我塑造方面的可能性,也就是对生存所需要的运输利益,就将以一种威胁生活质量的方式加以限制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5.html -
了解详情
森严,受到厚重的保护的场合,一般来说,人们意识到侵害该财物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可能性较高,否则就较低。最后,考虑有无其他能够有助于判断被告人在行为时的 紧急避险没有侵害社会的整体利益的排除违法性说,认为紧急避险人主观上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排除责任说,以及将上述二者结合起来考虑的二分说。 (40)具体案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3.html -
了解详情
对过失的规范评价 从规范评价的角度看,对过失程度涉及到行为人的违法性意识、可能性、期待可能性等问题,但从考察过失程度的意义上说,关键是行为人违反注意义务的 必须的注意事项其违背注意义务的不作为行为,木身就包含着造成严重事故的现实可能性,因此,李某的行为对行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也是具有原因力的行为 那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