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已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变更为取保候审却不按规定通知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直到案件到了起诉环节检察机关才发现嫌疑人早已变更了强制措施,有的甚至已不知去向。五是 解决检察机关无人监督的局面。 注 释: (1)张穹、赵汝琨编著《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第39页。法律出版社出版。 (2)王然冀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7.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清楚,在侦查阶段就能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不得不移送起诉到检察机关,不仅会延缓受害人伤害平复、加害人回归社会的时间,牺牲诉讼效率,而且可能使加害人承担 非监禁刑来矫正改造,故适用刑事和解不可行。而轻微刑事案件则刚好相反,可适用刑事和解。轻微刑事案件的范围可参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18.html -
了解详情
永恒追求的目标,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案件起诉到法院后,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办案法官对法律的认识、 。任何一个刑事案件在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后都可能一再地成为审判的对象。我国的刑事再审制度在刑事诉讼法典中被称为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06.html -
了解详情
和保证生效判决有较高的正确性,又要减少不必要的诉讼程序和环节,缩短诉讼时间,节约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对立的;两审终审制与 准确、扎实地查清情况。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第302条和《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第34条对这一问题作了弥补。其中前者规定:人民法院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67.html -
了解详情
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起诉、第201条人民法院准许自诉人 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予以解除的规定以及2007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因亲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4.html -
了解详情
使犯罪者回归社会、为平抑社会冲突而创造条件。[9] 2006年10月《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办理刑事案件的规定(试行)》第二条指出:刑事 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它在我国的存在时间较长,各地基层普遍存在,拥有国家的各种资源支持,而且众多人民调解员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7.html -
了解详情
到审查起诉,甚至是侦查阶段,被告人受到的是多次重复的刑事追诉。况且,毕竟在案件起诉到法院之后,法庭所要作的就是通过展开法庭审理活动就起诉书的指控是否 程序,即下达改变管辖决定书、不同意移送决定书和同意移送管辖决定书,并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第229条规定了程序转变的处理。即法庭应当中止审理,并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0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宁海县公安局的违法办案,造成了严重后果。被害人殷美起向湖南省涟源市人民法院起诉宁海县公安局请求行政赔偿。经涟源市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原告殷美起与浙江省宁海县三桥 知情人等一般的调查方法。对立案前的审查,在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的案件中称为初查。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28条规定,在初查期间不得限制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02.html -
了解详情
,然而在我国,不仅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律师无权要求在场,就连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检察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也不允许律师在场,由此可见我国的刑事 没有辩护权可言。司法实践中,对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尤其是被指控为重大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普遍存在误解、不满、指责、干涉甚至打击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37.html -
了解详情
审结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是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从实体上终结案件程序的不起诉的决定。 (三)刑事申诉的理由。根据法律的规定,申诉权人提出申诉 的意义,而且也给法院的工作带来了难以摆脱的负担。因此,规定刑事申诉时效制度,对提出申诉的时间加以限制,应是健全申诉法制的重要内容。 目前,申诉时效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