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故意犯罪既遂。因此,在具体的打击错误中,故意认定是故意归责的前提,而故意认定涉及如何确定故意的认识内容、故意的个数等问题。 1.故意的认识内容 故意;而在具体的打击错误的场合,实际发生的危害结果是由之前确实存在的故意犯罪行为引起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认识可能性标准并没有加重行为人的罪责。如前所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7430.html -
了解详情
自然人和单位(法人)。 1.1.1自然人 要论述自然人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该如何认定,必须要先提及的是自然人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实际上主要是主体要件),即什么样的自然人 的行为来赋予特征。【3】换而言之,新说更加接近国家必须对犯罪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人个性做出否定评价,并对其科处罚,以与不法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590.html -
了解详情
罪名说中,如何认定游戏外挂复制程度,以及该种解释是否与我国著作权相关法律规范以及刑法保护著作权的刑事政策契合,均不无疑问。 应当看到,外挂行为刑法评价的 与非法经营罪属于一般法和特殊法关系,按照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更加符合这种犯罪行为侵犯著作权的性质,也避免非法经营罪成为口袋罪;另一方面是为了对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372.html -
了解详情
犯概念强调共犯之独立性,但认为共犯在本质上为正犯,势必破坏构成要件的认定,有害于人权保障,殊属不当。[5] 限制正犯概念认为,刑法分则各罪所确定的 分子仍然是正犯。 这样说来,具有折中性质的观点可能是更为合理的:如同每一个犯罪行为都是一个由客观和主观方面的要素所组成的意义单元那样,对于法定构成要件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450.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论是偏向主观说的立场,结果无价值论是偏向客观说的立场。[6] 但是,究竟如何看待主观违法要素,结果无价值论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1.全面否定说 此说认为违法性应 交通管理法规,并以疏忽的方式实施,如果只考虑法益侵害,这一表明犯罪行为特征的方式和方法也许是不好理解的。[32]依据现代的客观归责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320.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参考】(第八辑)第056号高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利用经济互助会非法集资的行为如何定性(第十四辑)第088号贷款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如何 的能否认定自首?(第七十六辑)第646号刘恺基合同诈骗案——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犯罪中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第八十一辑)第716号杨永承合同诈骗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291.html -
了解详情
不法行为,至于再如何处理已然不是刑事诉讼和刑事司法的问题。与普通民事侵权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相比,此种行为涉及司法程序上的对接、事实认定与责任追究上的 民法律的目标分别是追究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通过追究刑事责任惩罚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安全和公民个人安全,追究民事责任是为挽救、补偿因侵权行为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219.html -
了解详情
不法行为,至于再如何处理已然不是刑事诉讼和刑事司法的问题。与普通民事侵权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相比,此种行为涉及司法程序上的对接、事实认定与责任追究上的 民法律的目标分别是追究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通过追究刑事责任惩罚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安全和公民个人安全,追究民事责任是为挽救、补偿因侵权行为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218.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定比较容易,而对“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条件如何认定则难以把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服刑期间,主动交代持有巨额来源不明财产,则不能认定为自首。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有失偏颇。认定两种犯罪行为是否存在“密切关联”,不能仅根据司法人员经验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804.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定比较容易,而对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条件如何认定则难以把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受贿罪服刑期间,主动交代持有巨额来源不明财产,则不能认定为自首。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有失偏颇。认定两种犯罪行为是否存在密切关联,不能仅根据司法人员经验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7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