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程序加以保障;在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机制中,公民的监督权除了行政救济﹙主要包括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之外,其他诸如批评建议和检举权很难发挥作用。因此,从 监督透明原则,设置完备的听证程序,使行政法制监督能够建立在广泛有力的社会支持的基础上。再次,建立和完善资讯公开制度,将知情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列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23.html -
了解详情
从行政法制意义上而言,建立对违法抽象行政行为的侵权归责与救济制度既是行政法律制度的基本范畴,也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因为: 首先,权利、义务 行政行为违法,那么相对义务人就有权提出听证申请,要求行政主体进行纠正。 第二是复议途径,通过向抽象行政行为主体的上级主管机关提出复议的方式,要求作出抽象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122.html -
了解详情
1.背离法定目的说。该观点认为,滥用职权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背离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法规的目的,背离法律的基本原则。它主要表现在以权谋私、武断专横、反复无常、 缺乏内部监督以及制约制度,特别是实体性与程序性控制相结合的制度还不完善,以及系统内部的行政复议等因素,都给行政滥用职权提供了便利。 4、抽象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078.html -
了解详情
报告的论证或评估工作。可行性论证或评估报告应对项目给出可行、不可行或需作复议的明确结论意见,并交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负责审核。对通过可行性论证 审核的 人对科技计划项目不予立项行为能否提起行政诉讼的问题。按照行政救济的基本理论,行政主体实施的大多数公权力行为均应接受法院的司 法审查,无论这些行为是对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44.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机制。完善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备案审查制度,坚持和完善撤销案件、不起诉的报批制度,建立复议制度。2、完善同级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完善检委会制度,强化检务督察 自己决定逮捕和起诉,缺少了一个中立的专门机关负责审查批捕不符合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基本原则。而将自侦案件的批捕权由法院行使,就使法院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28.html -
了解详情
.完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环境信息公开是实现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前提。虽然我国已颁布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 后的回复期间,若在回复期间届满满后仍未答复或拒绝答复,公民有向当地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 公众环境参与可以克服政府基于自身利益而做出倾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42.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处理社会矛盾的基本原则,这是缘于司法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尽管没有必要鼓励所有纠纷寻求诉讼解决,但从制度设置上讲,由于 因此有必要为权利主体设置诉讼为最后救济手段。无论是和解、人民调解还是行政复议,都不是最终的纠纷解决方式或权利救济方式,纠纷未能有效解决或权利未能得到有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008.html -
了解详情
,控制行政权贯穿于行政法的全部领域,并具体化为一个个的基本原则。在中国行政法学界,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被视为行政法的主要原则。[19]法治对行政的 了巨大进步。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先后制定了《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12.html -
了解详情
的性质 对于涉外股权确权纠纷,当事人是应当通过民事诉讼程序予以解决,还是应当首先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程序予以解决?笔者认为,涉外股权确权纠纷性质为平等主体之间 股权的基本原则 笔者认为,法院审查与确认涉外股权必须把握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应该以实际出资为最终判断标准,将外贸主管部门的审批与工商行政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354.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行政及其法律责任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4页)行政法学的基本常识:行政主体自然不包含公务员和受委托组织。姑且认为上述观点的表述是行文 困惑,暗中思忖:好像没有听说过《行政法》这一法律,于是大着胆子说道:《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再就语塞了。随即,我会不无神秘的问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1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