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审判决的不信任感,为了获得其内心认为的"公正",可以相当随意地提出申诉。如浙江省全省法院2002~2003年审结一审案件603537件,审结二审案件40065件,而 低。而提起再审标准的不明确,又可能使法院对提起再审的权力行使存在任意性和随机性,未必严格依据对原审裁判的评价决定是否提起再审,再审资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3.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从上诉至一审法院将案件移送二审法院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是一个空档,这些空档算不算?又该如何算?如:林××对一审判决不服,于2004年12月3日 其次,要增加投入,在驻所检察室设立一专门的设备、仪器控制室,把有关的电脑、监控设备全部安装在该室内,实行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对监管场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6.html -
了解详情
都可能因功能效果相同而侵权。特别是二审法院判决认为该专利保护其功能和效果而不是结构,则更与关于实用新型专利的法律规定相去甚远,此非本文阐述主题, 以及添加剂有变化但无实质性区别。其实,对该案的等同判定时,注意适用“禁止反悔”原则以及具体分析技术特征,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首先,关于化学方法发明专利,依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59.html -
了解详情
,那么就产生失权效力,即法官可以根据情况不采纳该证据(296ZPO)。学者们认为继续坚持这一模式有望在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短的 的“证据开示(discovery)”制度。建议引入证据开示制度的学者认为,此举有利于消除由于当事人对证据掌握的不平衡而可能导致的判决不公,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法官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5.html -
了解详情
应作为独立再审事由。如何判断这几种“错误”是否不应当作为再审事由呢﹖我们依据什么来判断、来排除呢﹖比较应当作为再审事由的“错误”和所谓的不应当作为再审事由的 ”。日本“但是当事人已经以抗诉或上告主张该事由的,不在此限”。德国“如果可以通过上诉主张原判决无效时,不能提起取消之诉”。台湾“但当事人已依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4.html -
了解详情
有意不举证的,视为对权利的放弃,法院不予认定。当事人在一、二审期间未能发现和获取的证据,可视为新证据,允许其申请再审。终审后发现新证据的不能申请再审。(4)申请再审只能一次,对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不能申请再审,否则当事人长期纠缠,既影响社会稳定,又有损司法权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09.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基础上,但因未开示之证据在二审得到确认而推翻原有判决,总不免尴尬。这样,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不信赖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严重困扰着民事审判。 时,预审法官指定鉴定人。鉴定人不得由当事人委托,当事人也可以申请鉴定人回避,回避申请由预审法官合议庭裁定是否准许,该裁定当事人可提起抗辩。抗辩由庭审法官作出终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00.html -
了解详情
及设计上的不科学性,不完善性,如审理再审案件中有的规定适用一审程序,造成再审程序未具有独立的及终局性的程序价值;又如提起再审案件是否确有错误 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实际上检察机关也可以抗诉?。民事审判监督程序这样规定与设计的目的,实际上是对生效的裁判重新按照普通的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59.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并未对建筑物和交通干道之间的防噪间距作出具体规定,认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是否合理的职权在于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 [32] 二审法院的判决存在 对小区环境噪音和室内噪音都有明确的规定;(小区)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噪音标准,应属于违约。业主可以要求开发商采取补救措施,使环境噪音达到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26.html -
了解详情
延长,导致当事人感到“告状难”、“打官司难”。上述现象,耗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增加了诉讼成本投入,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公正形象。因此,推行当庭裁判,最大限度地提高诉讼 简易程序,审限为3个月;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审限为6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对判决提出上诉的案件,二审审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对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