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法律学堂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其中以北洋法政学堂培养法律人才最为出色。立宪运动的展开、法律意识的更新、法律学堂的设立、司法制度的改革和法学研究的深入, 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来看,“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当能概括清末司法改革在中国司法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一个世纪过去了,司法程序建设虽有长足进步,但程序正义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0.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上,我国司法机关敢于在实践中大胆进行“非法”的司法改革,恰恰反映出我国法治现代化改革迟迟难以取得进展的致命症结-法制的无权威性和非至上性。对于国外法治国家的 型塑,也依赖于信仰,但不是信徒的宗教信仰或臣民的世俗崇拜,而是公民的法律信仰。因为,任何权威产生的前提都是基于某种价值取向的认同,因此,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93.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即无律师代理不得进入诉讼)。在我国,由于国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淡漠,法律知识掌握薄弱,若要法官能够真正“作壁上观”,律师的强制代理就 对个人和社会日益强化的干预。正如消极被动型法官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盛行的时期,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使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而代表国家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5.html -
了解详情
困惑而又难于回避的具体现实问题。 (1)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物质生产方式向家庭全面渗透,家庭生产职能得到历史性回归,使家庭生活方式及各项 职能期待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和不平衡性;一般社会成员的婚姻家庭法制心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这是婚姻法运行操作、贯彻实施疲软无力的深层惰性机制。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69.html -
了解详情
,就等于将法院完全视为一个“首长负责制”的行政单位。因此,我国的司法权远未实现现代化。 (四)重刑轻民与刑民不分的观念 在立法上,我国一直 程序观念也令人担忧。在不少老百姓心里,甚至在不少干部心里,所谓遵守法律就是指遵守实体法,程序法律意识极度淡薄,违反程序法不认为是违法。建国以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有缺陷,而在于公民的漠不关心”,因此,我们全面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对人民进行启蒙,提高人民的权利意识与法律意识。当前,也进行了一些诸如“扫盲”、 ”从近代一直争论到当前,问题却依然存在而且严峻。近年来,法律界也兴起了“法律移植”的讨论,实际上也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之争的延续和进一步具体化,至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4.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顺利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必要在全体公民中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和普法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明显增强。但由于受封建思想残余和计划经济体制下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938.html -
了解详情
意识和宪法制度创新之间就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联,如何把握宪法事件、公民宪法意识和宪法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成为今后宪法学研究中的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实证 和从那时以来情况的巨大变化,许多地方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生活和人民对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需要。 [6]这里仅仅是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做的不完全统计。事实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9182.html -
了解详情
争夺官位,有的人甚至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买卖官位。 (二)追求自身利益,缺乏法律意识 社会发展需要一种价值观、道德规范,人们的道德随着社会领域、社会功能、社会 的正当利益得到了满足,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唯经济主义的模式不知不觉成为现代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在其模式下,经济是决定人的唯一因素,忘记了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158.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学者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是信息保护立法制度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侵权者能够较为便利的侵害他人的信息。另一部分学者则指出 的规定。 (一)、宪法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2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