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拟就上述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应具备刑事诉讼证据属性 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在实践进行之初,只是作为一项保存证据 》,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0期。 [10]得到质证并不一定就是按照其他证据的举证方式。为了保护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可能涉及的国家机密和检察机关侦查谋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87.html -
了解详情
电子证据的讨论由来已久,但是随着2012年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正式将电子数据规定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取得了合法地位。由此,应当以立法为基础 证据的证明价值和与案件相关程度对其进行取舍。例如,司法人员应当考虑:电子证据旨在证明案件的哪方面问题,又是否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争议问题是什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474.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的地位,它是现代法治国家法治发展水平和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以及执行权等各种公权力的配置,是否民主 纠正。(7)新刑诉法第17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953.html -
了解详情
往往导致学术立场的丧失,导致刑事诉讼理论研究与立法和司法的脱节,导致我们对具体的问题得不出多少有意义的答案。在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领域,由于我们对 下的司法公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56. [4][英]加瑞斯拉泊.刑事辩护律师与英国法律制度.王秀梅,译.[C]//.陈卫东.司法公正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225.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效率低等问题。检警一体化将侦查起诉构成强有力的整体,不但对公诉的证据收集,而且对侦查活动的合法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李波, 犯罪控制的惩罚主义及其效果[J].法学研究,2011,3. [4]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5][美]斯蒂芬E巴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55.html -
了解详情
有联系就是有证据力,有什么样的联系就是有什么样的证据力。可见,证据力同证据一样,也是客观的、外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有的 大学出版社,1957. [15]邓文定.诉讼证据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J].法学季刊,1983,(3). [16]张绥平.关于刑事诉讼证据理论的几个总是的探讨[J].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805.html -
了解详情
定规则,就是当出现行贿人与受贿人单独联系的一对一情形下,行贿人或受贿人一方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受贿或行贿后,被指控受贿或行贿的一方应当提供相反证明以示清白 证据二者的有机结合,缺少一方面的证据都不足以认定犯罪事实。但笔者认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的有关原理或规则,没有就证据一对一形态可否定案进行实质性的界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80.html -
了解详情
分离原则 控审分离原则要求执行控诉职能的主体与执行审判职能的主体要实行彻底的分离。在刑事诉讼中,控审分离原则又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规则: 第一,控审分立。承担审判 有另一方当事人在场;(7)各方当事人都应得到公平机会来对另一方提出的论据和证据作出反应;(8)解决的诸项条件应以理性推演为依据;(9)推理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23.html -
了解详情
为改革的深入和顺畅开展出谋献策。正是基于此种想法,笔者拟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适用问题作初步探讨,希望能对当下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有所 法律效力,为了保证程序的安定性,一般情况下反悔不予接受。只有在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刑事和解过程和结果没有事实基础,或者存在强迫和解、恣意和解、和解人员或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82.html -
了解详情
让人原谅的.但实际上程序上的不公正,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无关紧要,尤其是在刑事诉讼中,公民个人要想和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抗衡,唯有运用法律武器,才能保卫自己的 仍未结案,原因是这个人涉嫌砂仁,但公安机关几年来一直没能收集必要的证据,公诉机关无法无法起诉,但又不能将此人放出看守所,因此,这个人就这样一直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