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能行为概念是贯穿于整个犯罪论体系的,无行为无犯罪,一个人的社会危害性正是通过他的危害行为表现出来的,刑罚惩罚的也只能是这种危害行为。 2.作为结合 蕴含着价值判断,而笔者则认为,价值的判断是违法性与有责性要完成的任务,在行为理论中进行探讨,一则可能缩小了行为的概念,二则会造成重复判断,没有起到快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7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但免予刑事处分。 (二)犯罪构成及犯罪构成要件 在犯罪构成与犯罪的概念的关系上,正如陈兴良在《刑法适用总论》中所述那样,犯罪构成是从犯罪概念中 有益的行为,不符合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特征或不具备犯罪客体要求的犯罪构成要件,故这两种行为不构成犯罪,也是无罪行为③。 二、对刑事责任的理解 (一)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86.html -
了解详情
坚持最有利于少年原则对少年犯进行定罪,应在一般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以下两个方面:一看少年犯对其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二看其犯罪的 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决心悔改即可。 (2)为少年犯创造家庭监护或社会管教条件。少年犯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往往与家庭或社会对其失控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15.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通过恢复加害人与被害者之间的和睦关系,进而促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 我国传统刑事立法和司法强调国家主义与集体利益,因此刑事和解制度在既有观念 的赔偿而致刑罚的目的与功能得以实现。在仅有被害人欺诈的情形中,并不影响加害人人身危险性的消除或降低,加害人的社会危害性或者刑事违法性已经和解程序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79.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权利,使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更趋向于当事人主义,诉讼对抗主义的原则。 很多老百姓都认为,辩护律师是为坏人辩护,是与社会正义理念背道而驰的。正是要纠正大多数 行为,法益隶属于个体,这是控辩交易的一个限制;如果我们从社会危害性的角度来看,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行为主要是危害个体利益;我认为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行为首先进行社会危害性的考虑,从而形成有罪推定思维模式,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比照最相近的条文定罪量刑,从而又进行了实质上的类推。当刑事司法 危害性是确定罪与非罪的基础。刑法第13条但书中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也就是说,行为如果没有社会危害性,即使具有违法性和可受刑罚处罚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28.html -
了解详情
是意志因素,即行为人希望或放任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发生。在犯罪故意的认定中,认识因素的理解相当关键,因为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关系来看,认识因素是意志因素的 有主观面的也有客观面的,这一限定条件的存在旨在有效调控刑法对非法行医行为的打击范围。可以说从社会危害性的质与量两个层面对非法行医行为进行类型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0.html -
了解详情
、商业秘密权和著作权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是适度的。但是,由于我国的犯罪概念坚持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统一,定性与定量的统一,所以对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分别 处罚;第四种观点认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实际上存在着法条竞合的关系,对这种情形应当按照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79.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犯罪总论依次论述犯罪概念,犯罪构成及其要件,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共同犯罪,以及一罪与数罪等犯罪问题。刑罚总论依次论述刑罚的概念 逐渐认为刑事责任也和犯罪和刑罚一样,是刑法学的基本范畴。但刑事责任在刑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与犯罪和刑罚的关系,理论上则出现了罪责刑说、责罪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26.html -
了解详情
:从《刑法》 第13 条规定犯罪必须是具有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以及第22 条、第23 条将犯罪的预备与未遂区分开来并规定了不同的处罚 。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刑法坚持客观主义,将保护法益作为社会危害性即违法性本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除了对侵害法益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