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不停止原则也有例外,下列情况可以停止执行: ①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②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 审程序,是指第一审案件当事人由于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者裁定,而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由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本案的程序。 第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210.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用。笔者认为,重构后的四级三审制下应当引进越级上诉制度。即当事人不服基层法院或者中级法院的一审判决,如果仅对法律适用问题有争议,并且在双方达成 。 【注释】 [1]笔者曾了解到浙江有一个经济纠纷案件,经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原告胜诉后,又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目的竟是希望通过最高法院审判监督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38.html -
了解详情
、原审以贪污罪对被告人高某等定罪处罚,高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期间,检察院认为一审判决的定罪和量刑没有异议,但一审认定贪污的数额有误。二审法院没有采纳检察院的 判断,马克思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刻批判。他说在刑事诉讼中,法官、原告、辩护人、控诉人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种集中是和心理学的全部规律相矛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046.html -
了解详情
。 其次是本院决定再审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本院决定再审,会产生一审判决后不经二审程序,而是直接经过再审程序改判,从而破坏二审终审制度,扰乱司法 ,都应以裁定的形式作出。撤销原审判决、裁定的发回原审法院按原审程序进行重审。驳回申诉、抗诉而上诉、抗诉的,上诉法院进行书面审查。这可以减少申诉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查清案件事实,对一审判决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避免损害第三人的利益。行政诉讼法第61条对二审判决规定了三种结案方式;1、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 只有一部分被处罚人作为原告起诉,另一部分被处罚人属权利关系第三人。 3、行政确权案件的权属争议人。如果一部分权属争议人不服行政确权决定而向法院起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9.html -
了解详情
变更禁止原则的适用有其例外的情形:一是双方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均提起上诉或一方当事人提起附带上诉,双方当事人上诉请求重叠的部分不受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的限制; 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72.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用车受罚6000元及停车费40元,由原告自负。一审判决后,原、被告均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诉。二审审理认为,上诉人李春桂与上诉人冯彬口头达成的汽车买卖协议 》)并未规定,违反该法的买卖合同应认定无效的条款,故也不能以未依法纳税而认定双方的汽车买卖合同无效。当事人因买卖所得,应依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交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47.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是本院决定再审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本院决定再审,会产生一审判决后不经二审程序,而是直接经过再审程序改判,从而破坏二审终审制度,扰乱司法诉讼 ,都应以裁定的形式作出。撤销原审判决、裁定的发回原审法院按原审程序进行重审。驳回申诉、抗诉而上诉、抗诉的,上诉法院进行书面审查。这可以减少申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3.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查清案件事实,对一审判决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避免损害第三人的利益。行政诉讼法第61条对二审判决规定了三种结案方式;1、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 只有一部分被处罚人作为原告起诉,另一部分被处罚人属权利关系第三人。3、行政确权案件的权属争议人。如果一部分权属争议人不服行政确权决定而向法院起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0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制度 (一)当事人问题。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行政诉讼部分当事人地位是明确的。原告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 不能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四)上诉。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对行政部分和附带民事部分均不服可以一并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应当一并审理。但当事人仅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