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二审对该量刑予以认同。另外,上诉人赵某、马某、王某3人在犯罪过程中作用地位相当,一审对此三人量刑未作区别。二审考虑上诉人王某在聚众斗殴中纠集其他 依法改判。有学者认为,一审法院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应作出无罪判决,却允许二审中对此类案件发回重审,这有违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8}另外,发回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23.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必然是一项内容复杂、任务艰巨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测的困难。这决定了我国刑事审级制度改革注定不会一蹴而就。为此,我国刑事审级 多次发回重审。 5.取消案件审批制度、案件请示制度。尽管案件审批制度和案件请示制度是我国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司法习惯,并且上述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确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85.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解释中涉及审判公开的相关规定合计不到十条,基本上都是法院在处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具体技术性操作,是典型的技术化与手续化的程序规范。事实上,笔者并不否认这种技术性 不会有不同的结果,泄露出去的案件情况不会因发回重审而重新回到卷宗中。相反,因案件的重复处理可能导致舆情对案件产生更大的影响,并可能导致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09.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犯罪性质(定性),定罪是量刑的前提,只有确认行为构成何种犯罪,才能进入量刑的过程,否则对量刑就是违法。因定罪不当造成量刑畸轻的情况,主要发生在此罪与 引起相当大的质疑,实践中很少适用又难以发挥其预设功能。 (三)实践层面的争议对上诉案件发回重审后是否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9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62.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审核裁定。《监狱法》曾规定了检察机关对于人民法院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不当裁定的抗诉权,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则规定,检察机关对于人民法院的不当裁定只能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裁定时,应当在裁定书中详细阐明发回重审的理由及法律依据。第7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因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将案件发回重审的,原则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32.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成果,通过严格程序以及贯彻证据规则,进一步实现对有争议、较严重的刑事案件审判的实质化。进一步实现刑事程序中心和重心由侦查到审判的移转。 四、加强审判作用,限制 规避上级法院的审判责任,因此实践中有一部分发回重审存在随意性。如对案件虽有审判瑕疵,但不需发回重审的案件发回重审,甚至对二审法院已经开庭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8.html -
了解详情
和非法定回逆之分。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可回逆而回逆的是法定回逆,如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二审法院发回重审、按审判监督程序审理案件等。没有法律规定而 退回补充侦查。如有的法院在法庭审理结束后,即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在合议庭评议过程中,发现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无法判处被告人有罪,出于与检察机关的相互配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85.html -
了解详情
的限制,在我国没有独立的羁押制度的情况下,案件审理的期限往往就是被告人的羁押期限,在无数次的发回重审而不裁定解除羁押的情况下,就会使被告人在 概括,正如上文所述,有违背“双重危险”和“责任主义”原则之嫌。对于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发回重审”制度,应当站在人权保障的立场,依据“不受双重危险”和“责任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53.html -
了解详情
未满十八周岁,在诉讼过程中已满十八周岁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适用上述规定。 第五百零九条 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除本节已有 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四)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一年以内未能审结的; (五)最高人民法院不核准死刑发回重审不当的; (六)其他需要监督的情形。 第六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2607.html -
了解详情
未满十八周岁,在诉讼过程中已满十八周岁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适用上述规定。 第五百零九条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除本节已有 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四)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一年以内未能审结的; (五)最高人民法院不核准死刑发回重审不当的; (六)其他需要监督的情形。 第六百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2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