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和日本刑法学家牧野英一、山冈万之助等人所主张,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共同犯罪理论。行为共同说认为,二人以上通过共同行为以实现各自企图的犯罪人,就是共同犯罪, 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刑法概念,各自具有其独特的指向对象,适用于特定的犯罪行为范畴。单位犯罪主体是刑法中拟制的人,本身并无生命力,不能独自实施刑法意义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3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与刑罚的不相适应性。作为刑法中单位犯罪主体的单位,虽然包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但在现实中,却是以公司、企业等经济实体为主,而且 不参与诉讼的情况下,他们对自然人的认罪表示将无法提出抗辩和异议,这样一来,个人侵犯单位利益的现象就在所难免。特别是一些涉及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这种缺席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82.html -
了解详情
,并形成了座谈会纪要。该纪要对于单位犯罪问题形成了如下几点意见: (1)关于单位的内部组织能否构成单位犯罪主体的问题。认为,在一般情况下, 分得2.3万元。1997年12月浦东新区检察院反贪局对上海中专联合实业总公司以单位受贿罪立案侦查。 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1997年12月浦东新区反贪局对本案立案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56.html -
了解详情
其二,考察外国的刑事立法和我国修改后的刑法适用的情况,也应将国家机关从单位犯罪主体中删除。从外国的立法例来看,英美法系最早在刑事立法上承认 质量标准,造成重大事故的行为。显然,本罪的过失行为具有典型的个人性,即上述有关单位的责任人员,在具体的工程业务过程中违反国家规定,擅自降低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工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98.html -
了解详情
经商或以其他方式介入经济领域、参与经济活动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造成国家机关参与犯罪现象的存在。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1997年修改以前的刑法中尚无确认单位 怀疑。与其在怀疑和困惑中尴尬地保留不可行的东西,不如顺其自然,将国家机关从单位犯罪主体中剥离,以正其位。最后,我国刑法典使用机关这一字样的目的,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07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是普遍适用的量刑制度,适用于任何犯罪主体,即完全适用于单位犯罪,刑法根本没有必要将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的自首实行区别对待。刑法及《解释 或负责人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身投案或者经授权委托并能代表单位投案意志的其他人代为自动投案后,必须要由其中的自然人实事求是、客观、彻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62.html -
了解详情
和作用大于直接责任人员。但有的时候,主管人员的责任小于直接责任人员,上面列举的被告单位西安聚能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案就是如此。法定代表人靳芳丽是 、从犯,更能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也便于司法操作。但是由于单位犯罪主体是一个犯罪主体的桎桔,最高法院的《批复》、《纪要》最终没有承认其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基础的深入探讨;而新公司法关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定,引发了单位犯罪主体人格否认理论的研究,甚至再次激发了单位犯罪否认说的理性价值探讨;关于单位 本身的结构出发,立足本质论论证法人或存在法人行为或存在法人意志,因此法人具备犯罪能力和刑罚适应能力;一是从诉讼实践考虑,出于功利的需要,立足价值论立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0.html -
了解详情
和作用大于直接责任人员。但有的时候,主管人员的责任小于直接责任人员,上面列举的被告单位西安聚能石油科技发展有 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案就是如此。法定代表人靳芳 、从犯,更能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也便于司法操作。但是由于单位犯罪主体是一个犯罪主体的桎桔,最高法院的 《批复》、《纪要》最终没有承认其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68.html -
了解详情
经商或以其他方式介入经济领域、参与经济活动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造成国家机关参与犯罪现象的存在。但在这样一种情况 下,1997年修改以前的刑法中尚无确认单位 。与其在怀疑和困惑中尴尬地保留不可行的东西,不如顺其自然,将国家机关 从单位犯罪主体中剥离,以正其位。最后,我国刑法典使用机关这一字样的目的,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