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纳税款后,又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且骗取的税款数额未超过所缴纳税款的行为。 三、偷税的犯罪构成。 (一)偷税罪的主体。 1)依97刑法第 。一般地,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把握。其一主观上,漏税是过失或无意识行为,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逃避纳税义务的意图。所以一般地,漏税行为人在认识到漏交税款后能及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11.html -
了解详情
缴纳税款后,又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且骗取的税款数额未超过所缴纳税款的行为。 三、偷税的犯罪构成 (一)偷税罪的主体。 1)、依97刑法第 。一般地,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把握。其一主观上,漏税是过失或无意识行为,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逃避纳税义务的意图。所以一般地,漏税行为人在认识到漏交税款后能及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16.html -
了解详情
缴纳税款后,又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且骗取的税款数额未超过所缴纳税款的行为。三、偷税的犯罪构成。(一)偷税罪的主体。1)依“97”刑法第201 。一般地,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把握。其一主观上,漏税是过失或无意识行为,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逃避纳税义务的意图。所以一般地,漏税行为人在认识到漏交税款后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4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具体规定如下: A、逃税罪 《刑法》201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 四、利用虚开的专用发票进行偷税、骗税,构成犯罪的,税务机关依法进行追缴税款等行政处理,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税务总局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八日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429.html -
了解详情
第201条修改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 ,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第206条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第2款伪造并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874.html -
了解详情
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 故意犯罪,但两者的犯罪目的各不相同。偷税罪的目的,是行为人在有纳税义务的情况下,不缴或少缴税款、逃避纳税义务。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则是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1110.html -
了解详情
为故意犯罪,但两者的犯罪目的各不相同。偷税罪的目的,是行为人在有纳税义务的情况下,不缴或少缴税款、逃避纳税义务。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则是行为人 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86.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准犯罪(quasi criminal)的范畴,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犯罪,只是在罪刑法定主义的影响下,基于法律的规定而成为了犯罪,所以,行政犯自形成 ,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这一开创性修正,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刑法理论上对犯罪的认识,它在偷税罪上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57.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准犯罪(quasi criminal)的范畴,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犯罪,只是在罪刑法定主义的影响下,基于法律的规定而成为了犯罪,所以,行政犯自形成 ,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这一开创性修正,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刑法理论上对犯罪的认识,它在偷税罪上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17.html -
了解详情
缴纳税款。如果行为人没有采取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缴纳税款,而是寻找种种借口和理由,软磨硬泡,拖欠税款的,则不能构成抗税罪。 抗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对于这一特殊主体 犯罪主体严格限定为纳税人,则法条中必然叙明抗税罪的主体要件(如《刑法》第二百零三条中的逃避追缴欠税罪)。反言之,《刑法》采用空白主体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