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现实的法律依据,但同时也明确了刑事案件的损害赔偿仅限于物质损害赔偿,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并没有得到充分救济。众所周知,精神损害具有客观性和可辨认性, 损害人的合法权益。[7] 参考文献: [1]胡泽卿:《英美国家关于精神损伤的评估》,第4页 [2]杨立新:《民商法评论》,2003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10.html -
了解详情
状况。《精神赔偿解释》中仅提出考虑侵权人的实际赔偿能力,未对被侵害人的经济能力加以考虑,似有不妥,可能会产生适用法律的不平等。 八、关于借鉴台湾学者 工作者应该深入基层和农村调查研究,征求意见,为我国立法的完善以及法律的贯彻实施提供最充分的实践参考和依据。 注释与参考文献 1、薛宁兰.我国离婚损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91.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 在各国产品责任法中,除德国产品责任法未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外,大部分国家均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应受赔偿的范围,或虽未作出规定,但因适用民法的结果而允许 案件。而且也不违诉讼法,因为损害是由一个原因引起,当事人的争议只有一个,即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损害的赔偿问题,只是这几个赔偿运用的法律依据不同罢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43.html -
了解详情
结合起来,限制其消极性,倡导其积极性,真正发挥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作用。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确定精神赔偿的范围,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适用 损害赔偿偿金,就是包括直接财产利益损失赔偿,间接财产利益的赔偿和纯精神利益损害赔偿。 二、离婚之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 (一)夫妻一体主义到夫妻别体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04.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的性质 在私法领域,损害赔偿的产生原因无非是二个:一是由于侵权;一是由于违约。依据传统,家庭矛盾一般要由家庭内部协商解决。然而这对于夫妻 四、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婚姻法》第46条之规定内容建立了我国婚姻法上的侵害配偶权的离婚过错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93.html -
了解详情
项规定了财产损害赔偿的法定移转。(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所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法典。218.))而对于侵害人格的损害赔偿,特别是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应禁止其 一方面,在各个权利制度中都规定对权利救济,尤其是规定侵权的一般规则,会造成大量条文重复。例如,关于损害赔偿的规则,侵权财产权、人格权都会产生损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9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或者限制赔偿的最高限额,或者规定特殊的计算标准和计算方法,或者规定概括的赔偿数额,或者限制狭义的精神损害赔偿。一般说来,受害人或者受害人的近亲属依据这样的特别 规定。这是一般法与特别法在适用上的基本原则。就残疾和死亡赔偿的法律适用而言,作者认为,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51.html -
了解详情
之检讨 《民法通则》第119条是基本民事法律关于死亡赔偿的规定,赔偿的范围包括:相关财产损失(丧葬费、死亡前发生的医疗费等);死者死亡前被扶养人必要的生活 关系。各国有关死亡赔偿的法律尽管在技术层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在基本理念方面是大致相同的:用损害赔偿的方式救济受害人遭受的财产和精神方面的损害。受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88.html -
了解详情
是人格权的特征,故笔者不赞同本案情形系侵害配偶另一方的健康权。 3.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最早的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也采取限定主义立法模式,将精神损害 侵害亲权、监护权等身份权的,逐步被纳入侵权法的保护范围,并通过修订法律的方式在立法上被认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二条,对侵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70.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的内容。但是,关于尸体的法律属性究竟是什么?在实践中究竟应当怎样进行保护?适用何种规则 ,就当然存在物权请求权。因此,当尸体受到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权利人可以依据该请求权,请求损害之除去和障碍之排除以及原状之恢复。 第二套请求权体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