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案件的法律效力是无可置疑的。进行这样的司法解释,其依据就是作为具体司法人员法律意识形成基础的犯罪构成理论,没有犯罪构成理论,对法律的解释就失去了应有的根据 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7〕参见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上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页以下。 〔8〕参见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47.html -
了解详情
违背刑法立法的解释并不少见。基于这种现状和司法人员整体素质较差的现实国情,我们更应强调最高司法机关集中行使刑法司法解释权的必要性。我们知道,刑法具有最大 观点认为,根据中国刑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完全可以妥善地解决所谓的法人犯罪问题,不应当把法人作为犯罪主体加以惩罚,而且法人的性质也决定其不能够成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82.html -
了解详情
到了致人重伤、死亡或无辜者被判重刑的地步。难以想象,代表国家行使侦查权的侦查人员,有的为逼取犯罪嫌疑人的有罪口供,在人类 程序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6.52-53. [10]伍绍昆.刑事司法理念若干问题研究.怀化学院学报,2003.12.10. [11]王敏远.沉默权与禁止刑讯逼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22.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笔者就将根据刑法以及以上立法、司法解释 和鼓励其他证人积极作证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注释: [1] 农中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载王少峰主编:《刑事法若干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297.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意味着我国刑法对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法保护的行为坐视不管,如果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 周良沱:《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载李忠信主编:《黑社会性质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3] 王汉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9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是否需要立案侦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判处刑罚?这些处理,都与司法人员对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判断有关。但是,在广义上,社会大众也是社会危害性 、逐渐规范,个别确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也只能是有控制地惩罚。结合经济犯罪问题而言:如前所述,经济越轨行为并不是只具有危害性的一面,它往往还具有促进市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6.html -
了解详情
注意义务,目前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某种明确的、统一的标准,学者们通常认为应由司法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社会现实的必要性与相当性,作合理而适当的判断: 出版社1989年版,第250页。 [54] 参见赵秉志、刘志伟:《犯罪过失理论若干争议问题研究》,载《法学家》2000年第5期。 [55] 参见姜伟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2.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犯罪侦查的路径与模式,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在国内相关问题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犯罪侦查学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法学本科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虽然本教研室 的频率为学生提供同国内外著名证据法学、物证技术学、证据调查学等专业的学者、司法实务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7年来,不仅诸多国内著名法学家、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50.html -
了解详情
的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罪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这些罪在单独犯罪的情况下,因主体要件不符,非身份人无论如何不能构成身份犯。但司法实践中,非身份者与身份者 王昭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赵秉志.共犯与身份问题研究以职务犯罪为视角(J).中国法学,2004,(1). {7}陈兴良.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38.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了法律规制的重要对象,体现在刑法及其理论中,单位犯罪问题应运而生。 一、我国单位犯罪理论研究的基本回顾 1979 年之前,我国的刑事立法中没有单位 起来的肯定论暴露出理论准备不足的弱点。尽管当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已经部分承认了单位(法人)犯罪问题,但1986 年和1987 年出版的几部刑法教材和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