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通知方的义务,以及不履行该项义务的法律后果。买方的此项通知义务亦称提出品质异议的义务,通常体现于合同中的检验和索赔条款中,要求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履行, 基本义务的情况下,卖方也可以不利用第63条宽限期程序,直接宣布解除合同,他也不必事先表明这一意图,当然这里存在着买方迟延履行到何种程度才构成根本违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093.html -
了解详情
地震、海啸、海盗、敌人入侵等。若因此而发生债务人给付不能的后果,债务人可以据此免责。罗马法的这一制度为大陆法系各国立法所继承和发展。法国民法典、 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诉诸法院。可见,艰难情形条款是有关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法律规范,它规定的是在具备什么条件时法律给予处于不利地位的一方当事人以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51.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抗辩条款规定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法律对保险人因为投保方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而导致合同解除的时间限制。由于人身保险合同具有长期性,时间过久则不易查清 原则与对价平衡原则有机结合起来。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17条的规定,投保人违反告知义务主要发生以下法律后果:(1)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238.html -
了解详情
第9条至第13条关于租赁房屋之装饰装修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几乎难见不当得利规则,实属不当。在解释论的层面,应当允许当事人援用我国《民法通则》关于不当 的责任;(四)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导致合同解除的,剩余租赁期内的装饰装修残值损失,由双方按照公平原则分担。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对此,笔者评论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670.html -
了解详情
的代理风险,比如保险代理人擅自代理。但是由于投保人和保险代理人对代签名的法律后果认识不足、风险意识弱,或者保险代理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实践中仍然会存在保险 的,保险人可以收取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期间的保险费,剩余部分退还投保人。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之前,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投保人确认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28.html -
了解详情
标的为自始不能,客观不能,全部不能将会导致合同的无效。标的的不能,或者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者成为合同解除的原因。当因标的不能而要解除合同时,必须 的效力具有相对性。但是,任何社会关系都是有一定关联性的,合同的和生效对于第三人也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因此,关于合同的效力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来分析。(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56.html -
了解详情
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注:王利明:《论根本违约与合同解除的关系》。)亦即合同解除对合同当事人、社会整体利益无不具有消极影响。此外,把合同解除看作一种违约责任也有明显弊端:既然合同解除是一种违约责任形式,在各种违约行为发生时要求违约方承担解除合同的后果理所当然也就成为非违约方可以轻易拥有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04.html -
了解详情
新的安排,其中,约定了在申请人支付购房资金1亿元后,被申请人即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权,并可以向第三人出售申请人所购房屋,被申请人则向申请人返还购房款并 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第35条第1款的内容为: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6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变动乃是负担债务之意思表示的法律后果。 1. 地役权的设定[8] 《物权法》第158条规定,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从 的分析可知,《物权法》第168条关于供役地权利人解除地役权合同并导致地役权消灭的规定中,解除的对象应是物权意思表示,而非债权意思表示。 [9]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33.html -
了解详情
2)提前说明: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注意既可以向工会说明情况,也可以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用人单位可以 给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三、裁员的经济补偿的适用 1、经济补偿的计算 裁员属于劳动合同解除的一种方式,《劳动合同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