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正文】 引言:问题的界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之规定,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构成刑法上的中止犯,有权获得减轻、免除 犯罪时必须在伦理上或规范上否定自己行为的价值。规范主义观察方式的见解,可以分为极端的和缓和的两种形式,极端形式的见解以限定的主观说为代表,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06.html -
了解详情
对象 判断方式 判断基准 引言:问题的界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之规定,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构成刑法上的中止犯,有权获得减轻、免除 时必须在伦理上或规范上否定自己行为的价值。规范主义观察方式的见解,可以分为极端的和缓和的两种形式,极端形式的见解以限定的主观说为代表,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69.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破坏证券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侵害证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我国证券犯罪的设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行政处罚、经济处罚 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b.构成特征 (1)主体特征:本罪之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一共分为二类:一类为自然人主体,即具备发行股票或者公司债券资格和具体从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55.html -
了解详情
丧失。只有有效利用这四方面的得失效应,才能形成强大的、全面的威慑力。 一方面,我国刑法对受贿罪未配置资格刑。资格刑是剥夺犯罪人行使一定权利的资格的刑罚, 刑罚威慑力,可能出现贪官死缓+保外就医=没反腐败之恶果;挫伤民众参与反腐败犯罪窝案的积极性,民众多希望能把那些巨贪斩立决,可腐败分子却总是被判死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54.html -
了解详情
诸多理论层面的尴尬。 (一)制度与法律规范的误读:误入刑法典的犯罪记录报告制度 我国刑法第100条规定,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 自然法作为实在法的制定依据,也可以作为规范性评价的标准。亚里士多德将法律分为自然法和实在法。自然法从宇宙间的自然正义中产生出来,是人类理性的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7.html -
了解详情
了立法者对法定事实构成所涉及的生活事实过程进行的法律评价。[6] 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把形式的犯罪定义为,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7]这种界定 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什么。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审视这十章标题来无例外地说明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行为侵害了什么。质言之,这十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5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立法来看,危险犯包括故意犯与过失犯,我国刑法中的危险犯则毫无例外的是故意犯,不包括过失犯。过失在学理上可分为普通过失与业务过失,其中的业务过失就 发生一定侵害法益结果危险的业务时,疏忽业务上的必要注意[6]。一般认为我国刑法中的业务过失犯罪有四个条文:第113条的交通荤事罪、第114条的厂矿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03.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破坏证券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侵害证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我国证券犯罪的设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行政处罚、经济处罚 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b.构成特征 (1)主体特征:本罪之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一共分为二类:一类为自然人主体,即具备发行股票或者公司债券资格和具体从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76.html -
了解详情
了立法者对法定事实构成所涉及的生活事实过程进行的法律评价。[6] 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把形式的犯罪定义为,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7]这种界定 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什么。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审视这十章标题来无例外地说明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行为侵害了什么。质言之,这十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26.html -
了解详情
》第20条中的未得逞是指未达到犯罪目的还是未完成犯罪,对此都应当根据有关刑法理论来作出合理的认定。当前,我国刑法理论已经较为成熟,法官在案件审理中 价值要素,法律解释必须以这些要素为价值依归,才具有实质上的合理性。法律公正可以分为普遍公正和个案公正,就法律解释而言,普遍公正是从宏观上对解释的合理性所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2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