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权利的实现则无从谈起。 既然有法律上的特定情形和条件,就意味着行使这些权利是有限制的,这些限制便是应当遵循的义务,包括不作为和作为。不履行义务, 然而对于自愿要求解除死亡痛苦而进行科学调节的安乐死与刑法中的犯罪又存在着怎样的不同呢?我国刑法规定表明,犯罪的本质是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而社会危害性的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01.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将危险过失行为作入罪化处理,要么是行为人负有业务上的特殊义务,例如,我国刑法规定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要么是过失行为一旦发生严重危险,将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1。 {11}薛晓源,刘国良.法治时代的危险、风险与和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3)。 {12}[德]克劳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428.html -
了解详情
。 (二)国内犯罪分子通过洗钱手段大肆转移赃款 国内一些贪官污吏及其他犯罪分子利用金融监管的漏洞,将非法所得转移到境外,以掩饰犯罪痕迹和逃避司法制裁。例如,1989年 一国际法上的义务,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在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禁毒决定》第4条规定了掩饰、隐瞒毒赃性质、来源罪,在我国刑法发展史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27.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构成结构,但开放性构成要件在我国刑法中同样存在。我国刑法同样没有规定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过失犯中的预见义务,这些犯罪构成要件都需要法官 第1280页。 [28]参见前引[20]。 [29]参见何帆:《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30]参见陈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10.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构成结构,但开放性构成要件在我国刑法中同样存在。我国刑法同样没有规定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过失犯中的预见义务,这些犯罪构成要件都需要法官 第1280页。 [28]参见前引[20]。 [29]参见何帆:《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30]参见陈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00.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将危险过失行为作入罪化处理,要么是行为人负有业务上的特殊义务,例如,我国刑法规定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要么是过失行为一旦发生严重危险,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1. {11}薛晓源,刘国良.法治时代的危险、风险与和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3). {12}[德]克劳斯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23.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 学界在这一问题上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之争。我国刑法规定,只有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索取收受贿赂的才能 显见并非源自国家工作人员特殊权利而为其独有,对于任何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应该承担不得破坏职务廉洁性的义务。权利义务说并不能解释特殊主体构成特定犯罪的缘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39.html -
了解详情
的对象也不限于家庭成员。笔者称之为身份犯否定说。 赞同身份犯否定说学者所持有的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笔者一一加以评说: 其一,对具体犯罪直接客体内容的确定, 但这种遗弃与基于法律规定的扶养义务之遗弃毕竟不同,而不能做同义理解。 其三,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认为在德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刑法中都有遗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56.html -
了解详情
领域的入场券。没有 这张入场券,行为人就不可能构成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单独犯罪,进而也不可能与他人 构 成任何一种共同犯罪。 二、特殊身份资格在共同犯罪 待遇、福利待遇和职权。因 此,他同样负有必须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滥用或者懈怠的义务,更不能利用职权来实施犯罪 .不然,他就可以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22.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故意犯罪与共同过失犯罪。虽然这一推论在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并不就此意味着我国刑法对于共同过失犯罪的规定应进行修改,也并不就此意味着共同过失犯罪的 协作,若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使得共同的注意义务被违反,从而导致刑法所规定的危害结果的出现,数共同过失行为人就要共同承担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