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对被告人张某小的定性有异议外,还认为被告人张某小具有以下法定及酌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请法庭参考: 其一、被告人张某小属于从犯,依法应该从轻或 应该和普通的逞强斗狠的聚众斗殴有所区别,所以辩护人请求人民法院根据其以往表现酌情从轻处罚。 其六、犯罪嫌疑人张小某经医院诊断,身患多种疾病,从人道的角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865.html -
了解详情
除了对公诉机关对被告的罪行定性有异议外,还认为被告人具有以下法定和酌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请法庭在量刑时参考。 1、被告王某某积极配合公安机关 追缴并退回受害人手中,挽回了受害人的损失,减少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本案被告人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被告人所诈骗的财物数额经相关鉴定部门鉴定,其价格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863.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三)没有 %;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 五:私刻公章1枚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895.html -
了解详情
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已全部或部分归还本息的,可以分别情况,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挪用公款归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所谓非法活动就是 、抢险、防汛、优抚、扶贫、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这说明,本款属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情节,是针对挪用救灾、抢险等专项款物归个人使用的行为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1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情节的只有四处。一是刑法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中的犯罪情节;二是刑法第三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 实施犯罪的主客观因素有何差别,也不论行为人的个人情况有何不同,都应在相同的法定刑范围内或基础上追究刑事责任。这显然不能解释同种犯罪的个性,不能切实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31.html -
了解详情
不属于犯罪,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但是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予以行政处罚。同时需要指出,有时一般殴打行为与伤害行为在外表形式及后果方面没有区别。例如 未遂时,如果行为人具有自首、立功、未遂、未成年等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时,必须从轻处罚,必要时应当减轻处罚。当行为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时,除须遵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5.html -
了解详情
,在性质和刑期上同于对正犯规定的刑罚,但并不一定要求全然地相同。当共犯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如未满18周岁,或者正犯有加重 客观要素(actus reus)和犯罪主观要素(mens rea)要求经常是不一样的。[10](P410)在处罚原则上,一方面改变了普通法上的从属性原则,即使实行犯因某种原因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29.html -
了解详情
,在性质和刑期上同于对正犯规定的刑罚,但并不一定要求全然地相同。当共犯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如未满18周岁,或者正犯有加重 客观要素(actus reus)和犯罪主观要素(mens rea)要求经常是不一样的。[10](P410)在处罚原则上,一方面改变了普通法上的从属性原则,即使实行犯因某种原因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85.html -
了解详情
罪过无关,目的无关,如果从政策角度看,将自首等作为减轻处罚根据,是考虑到有利于司法的一面,但作为法定刑设定根据的社会危害中不应包括这种内容。这样的 刑法条文的概括性规定具体化;另一种是具体的审判人员根据自己的或地方性的司法经验来确定情节的内容。而在我国现在的情况下,最高司法机关的解释为了追求情节的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48.html -
了解详情
有罪必罚原则例外的免刑制度,对犯罪行为规定了许多免除处罚的情节。行为人只要具备了法定的免除处罚情节,尽管其行为仍然构成犯罪,但法院也只能确定其有罪, 的对象或所使用的手段的性质,不能完成犯罪的未遂行为,法院可以免除处罚或酌情减轻处罚。第24条规定:(1)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继续进行或防止犯罪完成的,不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