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行使职权或者超越职权,在环境监管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诸如违反规定发放排污许可证,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造成重大 犯罪主体心理态度的要求,需要行为人具备故意或者过失才能构成特定的犯罪。对环境监管失职罪来说,不管行为人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该罪的行为人都具备有责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103.html -
了解详情
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 另外,《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 从而被简单化了的社会关系,而对于群体性、复合性纠纷,法院穷于应对。[3]许多环境纠纷属于群体性、复合性纠纷,法院处理起来往往力不从心。 二、我国环境法中ADR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18.html -
了解详情
,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 现代科学知识相吻合,客观上起到了良性的效果。这种理念强调人相对于自然的保护责任,以人应先主动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后图自身社会发展为理念,基于这一理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12.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已被公认为是今年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走向,表明国际市场对卫生标准,环境标准,环保要求及其管理更为规范化,并得到进一步强化。欧盟REACH法规出台,美日 而是通过公布标准要求社会一体遵行,来控制环境污染的程度,这就是环境法的预防为主的原则,而非污染发生事后追究责任的原则。同时,这也说明了预防为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74.html -
了解详情
18世纪工业革命以降,人类在创造了几何式增长的巨大物质财富同时,出现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使整个地球不堪重负,人类引以为豪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直接导致了世界 ,笔者认为,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犯罪成本过小,直接导致了很多本应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却没有被追究。因此,笔者主张极力扩张犯罪成本以实现对环境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703.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该定义的原告诉讼资格将国家机关排除在外有失偏颇。[6]因此,笔者认为环境公益诉讼是指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有关国家机关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在 污染和生态破坏,以维护和增进环境公共利益。《环境保护法》(1989)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所排除的危害应当包括威胁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7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证明规则。通常情况下,民事诉讼应当实行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由于环境侵权本身的特殊性,若依传统的盖然性证明标准,要求受害人的举证达到高度盖然性, 责任中的适用范围和倒置事项,将环境污染扩大为环境侵权。完善举证责任倒置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规定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具体适用方法,即如果侵权行为人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54.html -
了解详情
比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特别是企业面临的日益加大的环境风险,也直接威胁着商业银行信贷安全。 常识告诉人们,如果银行知道企业面临着 理论,现代公司需要承担环境和社会受托责任,其中环境受托责任要求公司必须对环境资源承担保护责任,如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治理环境污染,为社会提供无污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970.html -
了解详情
83条关于不动产相邻关系的规定;第123条关于高度危险作业侵权的规定;第124条关于环境污染侵权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章第六节关于破坏环境资源 、责任以及与其他相关法律在适用上的关系。然而政府不履行环境责任以及履行环境责任不到位,公众监督和参与制度则更是少之又少。以致政府权力过于集中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646.html -
了解详情
权。增强已出台法律的可操作性,明确环境污染行为的责任主体,扩大环境责任主体承担环境责任的范围,明确破坏环境资源罪和环境监管失职罪的量刑标准。采用以 ,增加企业违法成本,提高企业守法收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提高现有环境违法处罚数额或者采取比例罚款制;采取经济激励手段,对守法企业给予税收返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