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涉及到两法衔接问题。除一项决定旨在明确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外, 其他5项旨在解决两法的程序衔接问题。现将相关修改内容, 列表如下: 仔细观察各项 措施自动解除。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 决定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检察院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8355.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而需要继续侦查,就只能将这部分人与同案犯分案处理,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式,不宜与同案犯罪嫌疑人一并提起批准逮捕或者移送审查起诉,而从案件中分离 当事人的权利,维护司法公正。(三)分案处理的程序1. 分案处理启动的主体实践中,刑事案件的分案处理的启动主体一般是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忽略了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7748.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二、办理程序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应当书面向公安机关提出。公安 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的,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公安机关将保证金如数退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9767.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的利益哄骗被讯问(询问)人而获取的言词证据,比如许诺可以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撤销案件或者给给立功、不判死刑等虚假承诺。当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 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二、取证的程序违法 司法实践中,取证程序违法是侦查人员在获取言词证据领域的重灾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5231.html -
了解详情
1974年被公安机关以私藏反动传单为由进行羁押,直到2002年被释放没有经过任何法律程序被非法羁押长达28年之久;河北人杨志杰1991年以涉嫌爆炸作案 拘传、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而辩护方只能自行收集证据,而且手段有限,不能使用强制性措施,甚至在法律赋予辩护律师的特定诉讼权利领域,在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717.html -
了解详情
有所偏袒,裁判者随意地作出裁决,而不明确告知裁判的理由,等等。但笔者这里所要分析的是一种特殊的程序非正义,也就是由于正义来得过于迟缓或者不及时而造成 情况下,将吴留索改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会带来十分消极的社会影响……吴留索一直被关押在公安局的看守所,一来可以对他实施“保护性拘禁”,二来有助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547.html -
了解详情
的; 9.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违法的; 10.阻碍律师或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 11.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而不退还的。 (四)完善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 1.规范参与案件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896.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仔细阅读了这些规定,发现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讨。 一、建立完全的全面调查制度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二、未成年人适用强制措施条件具体化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程序中法定强制措施的规定有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五种。对于进入侦查阶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151.html -
了解详情
创新发展。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修改;刑事诉讼规则;刑事申诉检察;审判监督程序;群众工作 【写作年份】2013年 【正文】 为指导各级检察机关正确实施修改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抗诉案件,认为需要对被告人采取逮捕措施的,应当提出意见,移送侦查监督部门办理;认为需要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的,由办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758.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在侦查程序中,公安机关可以自行决定、自行执行拘传、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以及搜查、扣押 报告》,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60页。 [3]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242页。 [4]陈瑞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0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