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个体化的必要性,提倡根据犯罪人的人格衡量犯罪行为的轻重、犯罪行为的社会影响及性质,适用公正有效刑罚。 个体化一词是实证主义提倡的刑罚实用主义的法律 从事40小时至240小时的公益劳动。我们这里所研究的附完成公益劳动义务的缓刑只不过是新刑法典采纳的公益劳动的形式之一(一般性公益劳动替代刑,一般性公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23.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是为工作出的事,同情犯罪嫌疑人,对检察机关的侦查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此外,个别发案单位领导或担心影响评优,或怕受牵连被追究领导责任,而竭力捂盖子。 犯罪黑数高,定罪概率偏低,加之对司法人员的职务犯罪的处罚普遍存在偏轻,缓刑过滥。以上原因导致对司法人员的打击不力,惩处不严,从而诱使少数司法人员甘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15.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罪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等情形,不能将重大立功表现泛化为一般的犯罪分子稍加努力即可到达的行为表现。 或立功表现直接提升为重大立功表现虽然增强了可操作性,但是否真正科学合理,尚值得研讨,因为如前已述缓刑犯减刑与普通减刑的根本性要件并无实质的差异,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95.html -
了解详情
,应由法官担任社会调查主体,理由是:从法理上而言,社会调查结论会对判决结果产生影响,应慎之又慎,委托他人调查难以确保其结论的真实性、公正性。虽然由 提供参考依据,具体地说,主要是对该未成年被告人是否适合判处缓刑提出意见。二是由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社会调查工作,有利于对其缓刑实施分类处遇的监督考察。[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6.html -
了解详情
不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污染,或者受到一些引起共鸣、感染和同情的情绪所影响,从而迅速地改变自己的心理,作出某些不合乎法律规范或社会规范的行为 人民法院。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所反映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险性的大小有利于人民检察院决定是否提出适用缓刑的建议;同时,调查报告所反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家庭和社区的情况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57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司法实践上看,受1997年《刑法》体现的客观主义刑法思想的影响,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长期重视社会危害性在定罪量刑中的地位,认为定罪量刑的根据应当 有助于司法实务部门在关注危害行为造成的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同时,关注和分析行为人是否具有潜在的社会危害性及这种潜在危害性的大小,从而能真正摒弃过去仅仅依据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7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司法实践上看,受1997年《刑法》体现的客观主义刑法思想的影响,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长期重视社会危害性在定罪量刑中的地位,认为定罪量刑的根据应当 有助于司法实务部门在关注危害行为造成的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同时,关注和分析行为人是否具有潜在的社会危害性及这种潜在危害性的大小,从而能真正摒弃过去仅仅依据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0.html -
了解详情
、婚姻家庭破裂,子女的教育培养、家庭的经济生活等也将受到不良影响。罪犯服刑期满,无论是否得到改造,都会在升学、就业、婚恋等方面受到歧视和阻碍,从而 人民检察院的酌情不起诉权。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分别作出了《关于审查逮捕和公诉工作贯彻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人民检察院实施〈刑事诉讼法〉规则(试行)》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3.html -
了解详情
容易受不良影响,如果放任其回到社会中去,一遇上适当的气候,又会重新犯罪。因此,有学者针对未成年犯罪的特点,建议建立一个专门的缓刑执行机关 [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37--39 [6]王志祥,对未成年人罪犯是否剥夺政治权利的探讨[J],刑事法学,2002。(6);198 [7]马克昌,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2.html -
了解详情
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轻、减轻的选择除要看该案是否具备其他法定情节外,酌定情节往往是影响选择从轻还是减轻处罚的主要因素。此外,从轻轻到什么 的对抗情绪,促使其认真接受教育改造,悔过自新。其次,由于缓刑对刑罚保留着执行的可能性,会促使少年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不敢恣意妄为,只能老实的遵守法律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