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实行行为”为标准予以认定,即只有当一个犯罪行为在刑法上被包含于另一个犯罪的实行行为之中时,方足以认定具备牵连关系之客观要素。关键词牵连犯牵连关系 同一个犯罪目的,即数行为统一于同一个犯罪目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犯罪目的,不是指作为特定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目的,而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数行为所追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23.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两大要件。如陈兴良教授认为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罪体和罪责。曲新久教授认为“犯罪由一系列法定要件所组成,是一系列法定构成要件的整体,组成这一整体的各种各样的具体 。张明楷教授最早在其硕士论文《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和著作《犯罪论原理》中论证了犯罪客体不应成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理由。后来,在《刑法学(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62.html -
了解详情
使遗留。这种评价不仅在哲学上可能,在刑法上正当,且不违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因此想象竞合犯完全具备数个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实质的数罪,应当数罪并罚。「关键词 的范围。”见王瑾:《中国刑法论》,中华书局,1930,718页。但其晚年再版的《德国刑法教科书》却明确区分了条文的竞合与犯罪的竞合,并将其置于“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48.html -
了解详情
效果。”(注:(日)牧野英一:《日本刑法》,第395页,转引自马克昌、罗平:《论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要件》,载《政法论坛》1985年第4期, 共犯从属性的论述,我们认为,实行行为并不一定是达到可罚程度的犯罪行为,即只要形式上符合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也就是说,只要共犯人主观上认为正犯实施的是符合犯罪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47.html -
了解详情
有注意能力而可期待地不注意,致使自己的行为造成刑法规定的危害结果而构成的犯罪。”二、过失犯罪的构成认定犯罪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格或者标准。就中国刑法认定 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那么,该义务和注意义务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从严格维持过失犯罪理论上的构成要件来说,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是法律要求于行为人在客观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3.html -
了解详情
加重犯的立法规定非常明确,即其多采用叙名罪状的方式设定修正后的构成要件。一般而言,在台湾刑法中,加重原因有以下五大类:1、行为动机。这主要从行为人 行为人对上述六种加重条件有犯罪的故意。即使行为人事先并不想侵入住宅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入他人住宅或者毁坏了门扇,也以加重犯论。对比两者在主观方面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50.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都十分清楚,这些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为什么其犯罪客体那么容易随着刑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通过刑法的修订,某些犯罪的合并与分解,具体犯罪 苏]a·h特拉伊宁:《论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0页。)主张犯罪构成不能脱离犯罪的实质意义。同时对当时个别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90.html -
了解详情
中立的行为类型。而只有这样意义的构成要件,才能使犯罪类型的外部轮廓变得明确,以实现刑法的保障功能。故条件的因果关系理论是以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 展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7]陶龙生: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m).蔡墩铭:刑法总则论文选辑(c).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769.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构造,则具备诈骗罪的主、客观要件,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司法机关就没有理由将其排除在诈骗罪之外。 再次,从刑法的相关规定上进行分析。 )诈骗罪与诉讼诈骗 我国一般认为犯罪构成的四大要素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及犯罪客观方面。笔者试图通过从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角度与普通诈骗罪做对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6813.html -
了解详情
在一些国家深入人心之后, 人们高举罪刑法定原则的大旗, 在成文法里贯彻了罪刑法定原则, 在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犯罪概念和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 以及各种定罪量刑规则, 因此, 结果即予以严惩。对于服舍违式, 制书有误罪等, 主观罪过不是其犯罪构成要件。阑入宫门罪中持杖及至御所者斩, 即使迷误 (注:迷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48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