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知识”,谁都可能写出标准答案,但能写出答案的人并不一定就具备适用法律解决复杂社会关系的能力,它与教育的方式内容密切相关。统一司法考试的公开性体现 但二审或再审改判的案件,不能一律视为错案。因为这不仅存在一审正确,而二审再审错误的情况,而且也是为保障裁判之公正设立审判监督制度之必要性的体现。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10.html -
了解详情
显然比较合适。因此,无论在本次修正案中还是将来可能引入三审制的全面修改时,适用法律错误虽然构成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却不应再作为检察院的抗诉事由之一。相反 书面方式进行审理。作为具体的修改建议,为了避免导致再审程序都可以采用迳行判决的误解,应将修正案目前关于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表述予以删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为171件,发回重申的84件,占全部上诉案件的44.12%;因适用法律错误改判的73件,发回重审的1件,只占12.80%。[21] 过分 了《证据规定》第15条。由于依职权收集的证据有助于法院查明案件事实,所以二审法院要么告诉当事人一审法院依职权收集证据并不违法,要么不予理会当事人的指责。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6.html -
了解详情
保全、先于执行等裁定提出抗诉。检察机关如认为这些裁定确有错误,只能等到一审或二审判决生效后,在对判决抗诉时一并提出抗诉。后一限制实际意味着只有当错误裁判 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错误具有典型性的案件;4、根据审判委员会决定做出的案件;5、原审法院无级别或地域管辖权的案件;6、因地方保护而作出错误判决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2.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责任外,还应对雇工造成的损害负转承赔偿责任。但二审法院只引用了诉讼法的法条,而没有列出该判决所依据的实体法条文。《人民法院案例选》肯定了二审法院 体现了由于立法对私人作为雇主的民事责任缺乏规定从而导致了法院对案件定性不准、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虽然最高院曾以公布案例的形式为实务中这类案件的处理提供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184.html -
了解详情
的。 首先,由于历史的检验通常意味着真凶再现、被害人复活等确实无疑地证明死刑裁判错误的事实、证据的出现,[10]而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很偶然的因素,因此,我们 质量的意见》第2条规定,切实把好死刑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适用法律关,使办理的每一起死刑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10]如果不是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70.html -
了解详情
类型:(1)只公布判案结果,即将其认定的事实、适用法律的条款和一审、二审裁判结果予以简要概括,不附加任何判决理由;(2)不仅公布判案,而且采用按语的形式 中,以第(1)种最为普遍,这往往使人感到不知所云,无法使人们发现其中的错误。其次是第(2)种。这种判例形式是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判例,违反了判决书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70.html -
了解详情
原审全部调出,指定专人通过阅卷进行审查,必要时召开听证会听证,在对案件事实,适用法律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核后,认为原裁判正确的,予以驳回;认为案件可能 《民事诉讼法》设立再审制度的的立法精神,足以推翻原判决的新证据已明白无误地说明了判决在实体上存在错误,允许当事人对此类案件申请再审。 【作者简介】 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0.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是既判力与再审的关系。按照既判力的理论,既成的生效判决具有遮断后诉的效力,即一事不再理或者一事不二诉。如果不 版,2005,(5):5-10。 {3}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调查报告[J].法律适用,2007,(4):38-41。 {4}叶自强.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80.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3)、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 再审程序的决定;法院审理申诉的期限应与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相同;申诉之诉适用二审终审制。这样既保障了当事人申诉权的行使,又可避免当事人反复申诉和无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