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的认定标准就在于确定证据不足的认定标准。为便于准确把握证据不足的认定标准,有必要先认识一下证据确实充分的认定标准。根据我国刑事证据理论与实践,关于证据确实 的案件可能不会被起诉,因而也可能不会被定罪。所以,依照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在情节轻微的刑事案件的定罪过程中,才有考虑人身危险性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186.html -
了解详情
职权主义色彩,表明检察院在德国刑事诉讼中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俄罗斯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则明显带有前苏联时代阶级专政理念的烙印。 (四)证人的保护。在英国,对证人 国家的立法情况看,证人应当作为法庭的证人,由法院统一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通知证人出庭作证。我国刑事审判模式已由原来的职权主义纠问式转化为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12.html -
了解详情
幅度内予以从重惩处、严厉制裁,所以从重是 针对实体法而言。从快是指根据刑事诉讼法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在法定时间内迅 速而及时地办案,及时侦查、及时起诉 实际情况看,自1983年严打起,严打政策 就已经成为我国刑事政策的重要部分,起着引导刑事立法,司法活动的作用。[1](P68) 这实质是把1983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353.html -
了解详情
取证权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的调查取证权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辩护律师进行证据调查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还须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4] (三)调查取证的方式 根据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经证人或者其它有关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990.html -
了解详情
的这种研究现状的背后实际上已隐含着对两者关系的模糊认识。因此,结合西方关于in dubio pro reo在刑事诉讼中的定位之争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给有利被告以在刑事诉讼中所应有的定位当是本文的题中之义。 无罪推定与有利被告是密切相关的一对范畴。根据美国权威的法律百科全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06.html -
了解详情
性条款及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上来看,似乎在刑事诉讼中自始至终,被追诉者已享有十分充分的律师帮助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司法实践与日本学者的当初预测及我国学界的 的自愿为前提条件,警察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而勿需正式逮捕。根据日本宪法及刑诉法之规定,只有前者,即正式的拘禁,被追诉者才享有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23.html -
了解详情
其立法缺失一直为学界所诟病,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二审抗诉案件适用有关法律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如有学者指出,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过于原则,在实践中各地掌握不统一,造成 《刑事诉讼法》第129条、第137条、第141条、第162条可知,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其含义有二:一是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54.html -
了解详情
、紧迫性。 考虑我国社会整体变迁的背景、域外法治国家的司法经验及国际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笔者以为,对于被追诉人财产权利的保护,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应当 也不能得到强有力贯彻。 [12]迄今为止,财产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域外学者和人权组织根据世界各国人权法和国际人权法,将人权概括为六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580.html -
了解详情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 对被害人权利的最有力保障。救助制度在救助目的、救助能力、救助方法以及救济金额上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实现差别对待。 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国家救助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900.html -
了解详情
开始施行。总体上,两个证据规定落实了高层的改革政策,响应了学界的普遍呼吁,同时也弥补了实践中的操作空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重要补充,也是我国刑事 ,还有一些次要性矛盾也被忽视。另外,证据本身(尤其是前后口供)存在矛盾的情况也较为突出,根据样本案例显示,明确记载着证据之间存在自相矛盾或相互矛盾情况的多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