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侦查思维方式是侦查主体在把握侦查客体的活动中进行思维的模式,是侦查主体认识对象性世界的思维工具,也是其侦查目的得以实现的思维手段或样式。[3]在 对象本质属性的概念,然后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用以分析案情,弄清犯罪过程,抓获犯罪嫌疑人。因此,善于运用侦查逻辑思维,是侦查主体提高侦查效率和水平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04.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应在于法秩序防卫,刑罚的主要任务在于对犯罪人施以再社会化与合规范人格化过程中,达到规范内化的目标。{13}简言之,积极的一般预防在于强化一般民众(包括 七部刑法修正案即是明证,所以张明楷教授曾明确地指出,仅仅从总体上认识到犯罪的本质是社会危害性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明确社会危害性就是对法益的侵犯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22.html -
了解详情
,应在于法秩序防卫,刑罚的主要任务在于对犯罪人施以再社会化与合规范人格化过程中,达到规范内化的目标。[13]简言之,积极的一般预防在于强化一般民众(包括已然 七部刑法修正案即是明证,所以张明楷教授曾明确地指出,仅仅从总体上认识到犯罪的本质是社会危害性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明确社会危害性就是对法益的侵犯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15.html -
了解详情
的措施造成了类推的滥用,于是人们产生了废除类推的要求。所谓废除类推只是人们主观认识而已,一方面类推不因废止而消失,另一方面废除类推只是对类推进行限制的消极方法。 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突发性变化,并且由于这种变化又引起了犯罪性质的根本变化。它和犯罪过程中的预备、未遂、既遂三个阶段截然不同,甚至和一般意义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55.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认识符合构成要件的事实,就足以能够形成反对动机。{3}149但是,在行为人没有认识到其具有保证人的地位与义务的情况下,让其承担故意的责任,这与 这种判断过程中不涉及对行为价值的判断,否则这种判断就变得模糊不清,并且与后面的违法性判断发生冲突。因为如前所述,对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这仅仅是成立犯罪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65.html -
了解详情
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使主体获得客观真理;四是以认知成分为主而构成的认识过程,主要表现为外部物理刺激向内部心理活动的转化,物质存在向意识事实的 引自吴新耀《当代西方法学思潮评析》,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1. 137. [36] 犯罪行为还可以细分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主要行为与次要行为、暴力行为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92.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建立起有发展前途的学科。[6]因此,认识犯罪学中的犯罪行为,有一个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是采用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9。 [10][日]大土冢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25。 作者:楼伯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09.html -
了解详情
。简单地说,在解释责任属性时,我们不能把责任本身的属性与对责任的分析过程混为一谈。当我们从行为人主观心理活动方面去分析行为人有无责任时,这种主观上的分析 刑法中的故意和过失,乃是行为事实的故意和过失,并不涉及对行为是否违法的认识。所以,在犯罪论三要素学说中,将故意、过失和违法性意识混为一体的理论是不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588.html -
了解详情
[36]也即是判断被审理的行为与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是否具有一致性的认识过程。[37]在这一过程中,判断主体是司法机关,判断客体是被审理的行为 存在的;否则,判断就无法进行。正如我们无法判断一个还没有发生的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一样,我们也无法判断一个已经发生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否符合刑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76.html -
了解详情
以此为基础来决定是否要对行为人的有关权利或者资格进行限制或剥夺。在这一评估过程中,评价规则起着量尺的作用,是评价活动得以展开的必不可少的中介,(21 读 在对行为人的规范性评价与非规范性评价的矛盾关系中,刑法学界对前科和犯罪记录的认识更加呈现出错位感,将规范性评价与非规范性评价混为一谈,从不同的角度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