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提示: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包括内容违法 则面临支付两倍工资的风险。 【应对策略】 当劳动者符合上述情形的,订立合同前,用人单位应当增强证据意识,实践中建议以书面形式向劳动者征询需订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90.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仲裁裁决不服同时提起诉讼的,由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一建议具有一定合理性,有利于管辖权恒定,减少裁判 合同法第八十七条关于二倍赔偿金规定的区别。 如前所述,前者是劳动者受迫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有关条件时,应当加付的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按时支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1703.html -
了解详情
委员会 第1825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事先通知工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请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起诉前用人单位已经补正有关程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815.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该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也要适用本法。同时,还明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 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9659.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应支付差额36,250.67元。 故,法院判决A公司向魏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差额36,250.67元。 【律师点评】 上述典型案例涉及到了对因员工 一岗位必备的工作技能,或找到另一个更适合员工工作技能的新岗位,保持劳动关系稳定的同时,不对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用人单位应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037.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 用人单位在录用劳动者时应当向劳动者明确告知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及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证明已向劳动者明确告知录用 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具体认定可按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4810.html -
了解详情
事件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剑拔弩张,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无法调和,进而通过劳动仲裁、诉讼解决争议、纠纷。 而事实上,在很多此类案件中,如果能清晰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因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而解除 ①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②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8341.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上述发包方、转包方、分包方、被挂靠方与劳动者之间无劳动关系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决定不予认定工伤产生的纠纷,属于行政 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的,一般应予支持。 用人单位已为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险账户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4278.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11、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与社会保险机构因社会保险待遇发生的争议,不属劳动争议案件。但劳动者退休后因追索退休金、医疗费和其它社会劳动保险而与用人单位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经人民法院查证确属因用人单位原因使劳动者被迫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12.保险机构可否列为当事人。根据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6343.html -
了解详情
的弥补措施(如提供班车、交通补贴等),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理由不充分的,用人单位无须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10.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 》第四十八条规定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依据该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中级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61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