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3420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观点,但是在大陆法系,只有行为人基于非难可能意思活动,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行为,才能对行为人进行法律非难判断。对于这一点,不管采取哪一种立场, ,如果被告人能证明他这种年龄认识错误是真实和合理,也可以作为合法辩护理由。 [8] [英]JC史密斯 B霍根 著 《英国刑法》第517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67.html -了解详情
一个致命错误,即对权利概念基础地位轻易否定错误。哈特仍然同意义务或制裁概念是法律最一般概念之一,不过它只是刑法基础概念。法律可以划分以制裁 时,不能轻易以一种观念作为判决标准,而是只能运用知识评价方法,即一种协议判断方法,当最后立法思维已经认真考虑了各种社会观念,在宽容、严肃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3.html -了解详情
这些规律命题绝对无误,而且事实上曾有过不少规律命题被证明是错误。”因此,承认诉讼证明无法提供必然正确结论,并不足以妨碍我们制作裁判(包括在确信被告人有罪时候 判断,也不需要终极意义判断。――但是,承认诉讼证明这一属性又是有价值,它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诉讼裁判是人而非神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9.html -了解详情
法律评价社会政治概念,不具有专属性,容易导致超法规评价。鉴于此,我们赞同“仅仅从总体认识到犯罪本质特征是社会危害性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明确社会危害性 在实践中一直在进行着可罚社会危害性判断,只是理论界往往对司法者持极大怀疑态度,并以强大“法治”话语和罪刑法话语对司法者进行指责、批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7.html -了解详情
试金石。德日体系中三阶层虽然在客观契合了上述要求,但却并未被德日刑法学者从刑事司法意义(而主要是从超司法认识过程)加以阐述,这是 形式到实质判断。实质判断必然是个别的判断,但要通过形式判断这一必经阶段。可以认为,但书要求刑事司法在定罪中从表面符合刑法规定要件行为中注意剔除那些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53.html -了解详情
印证,因故意所认识对象,亦即用作判断标准客观构成要件有两个:一为判断者从行为外观所认定,一为行为人自己认知。在存在错误情形,根据行为外观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95页。 ⑦ 同上,第397页。 ⑧ 陈赝方:《刑法客观归责理论之目的与适用疑义》,载于《刑事科学》第43期,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6111.html -了解详情
一定证明责任,即双层模式也具有类似三阶层体系推定机能特点。我国刑法理论关于犯罪体系通说采取四要件体系,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可能性,即行为人具有责任。有责性判断是主观、具体,需要考虑具体行为人主观意思。有责性中包括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期待可能性等。有责性中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202.html -了解详情
发展实际出发,面对社会各阶层反应和诉求,作出科学深入分析和理性谨慎判断。正如最高立法机关同志所指出那样,刑法立法既要考虑现阶段维护社会秩序 处罚。笔者认为,这种理解实际上是错误。因为《刑法》第114条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具体危险犯,其成立并不以客观造成重大伤亡后果为前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459.html -了解详情
型财产罪基本犯,而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实质也是违反被害人真实意志,因而,从陷入认识错误或者恐惧心理被害人处接受财物,也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 ,第500页。 [59]参见周啸天:《事后抢劫罪共犯认定新解:从形式化理论对立到实质化判断标准》,载《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3期,第41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873.html -了解详情
型财产罪基本犯,而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实质也是违反被害人真实意志,因而,从陷入认识错误或者恐惧心理被害人处接受财物,也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 ,第500页。 [59]参见周啸天:《事后抢劫罪共犯认定新解:从形式化理论对立到实质化判断标准》,载《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3期,第41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659.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