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谓既判力,是由有审判权的法院对实质性问题作出的终局性判决对于双方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是结论性的,据此构成对涉及相同请求、要求或诉因的后来诉讼的 重审以及再审上诉案件的审理,亦是如此。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应当不受前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42.html -
了解详情
补偿数额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还是由审批机关决定,申请人都必须按照被征收土地及其附属权利的市场价值给予公正补 偿。13最后,当申请人与被征收人之间就补偿 关系时,其实施的行为是民事行为,受民法规范。也就是说,同样一个行为主体,其所实施的行为的性质取决于 该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不同性质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68.html -
了解详情
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在开庭审理前让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自行协商解决。 ⑷ 合议庭审查案卷材料后,如果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经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可以在 江伟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罗朝栋:《试论民事诉讼庭前程序改革与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88.html -
了解详情
以外,契内虽无绝卖字样者,但未注明回赎者,即以绝产论,概不找赎。 *10 近代意义上之取得时效制度首先见于1909年的《大清民律草案》。而1929 发生极少便是例证。三是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并行,也是不科学的。对同一个民事法律关系,同时适用两种时效制度,这就产生两个不可解决的矛盾:第一,对于一个权利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46.html -
了解详情
其诉讼标的不同于原判定之诉,法院没有必要审理原诉讼标的法律关系,而是作为一个全新的案件来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独立型案外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异议之诉并无 立法理由》,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青建华、杨兵:论第三人撤销之诉兼论民事诉讼再审制度的改造,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03.html -
了解详情
)或事情的本性(NaturderSache)这个具体点上是相似的,规范与事实,必须存在意义关系中的同一性。[19] 这就化解了二元方法论的事实与规范不可相互推导的 规范的判断。 例如,德国民法典第138条,中国民法通则第七条均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不得违反善良风俗或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这是道德的法律化,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833.html -
了解详情
起保障人权、维护弱势群体权利的使命。弱势群体的民事诉讼保护是指依据民事诉讼参与人所介入的具体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判定其所处的弱势群体地位,进而由民事诉讼法 措施时,应照顾作为被执行人的经济困难者的实际情况,为其保留必要的生产资料以及其本人和其所供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保证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62.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因此也直接关涉到物权法存在的价值问题。笔者认为,物权与债权区分的具体意义在于: (一)明确物权作为支配权的属性 物权在本质上是一种支配权。所谓支配权就是指权利人 是既存和确定的某一有体物,而债权可以成立于某一未定和将来的法律关系之上。譬如,当事人之间可以就未来的借款达成协议,也可以附条件的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87.html -
了解详情
以立法形式确立公民环境权的地位,这是实现公众参与的根本保证和法律基础 环境权是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基本 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页。[2]陈建新.《试论环境保护民主原则及其贯彻》.《南方经济》2003年第9期。[3]陈若航等.《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46.html -
了解详情
由法院加以解释和运用的观念,是现代司法审查实践的特征,这种意义上的现代法律实践,直到马歇尔的宪法法律化行动完成以后才建立起来。美国宪法的独特性 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也享有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权,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都不能代替人民政府行使行政权、直接从事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也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