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应体现更多的文明与和谐而非粗暴与对立,公众参与行政即是实现我国行政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行政参与的正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行政参与的理论基础 公众参与行政的意识形成和发展。如果没有外力的强有力推动,仅靠公民社会的自发成熟,参与式行政法制模式的形成就会延迟;其二,政府有责任致力于相关法律规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22.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权利、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法原则,己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行政行为现代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二)行政听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行政程序法中的 行使过程中程序的合法性。 从公民的法律意识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法律越来越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行政法律法规中规定了公民的各种各样的权利,但我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29.html -
了解详情
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三是坚持依法治国,确认法律至上原则,就要继续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树立党在宪法和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34.html -
了解详情
兑现,从而引发涉诉信访。 2、信访人缺乏法律知识,引发涉诉信访。相当一部分公民缺乏法律意识,欠缺必要的法律知识,不能正确认识应承担的诉讼风险和执行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页。 [10]、李宏勃著:《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页。 [11]、周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30.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出现有着历史和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其根本解决就必须放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之下。同样重要的也是,从历史的维度去考察是历史决定的 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村民自治就是农村特定社区的全体村民,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依照民主的方式建立自治机关,确定行为规范,办理本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194.html -
了解详情
、分层次地建构现代法治的制度结构与观念体系。认真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和特征,有助于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治建设道路 简单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刀把子;现代法治观念十分淡薄。人们不仅缺乏现代社会应有的公民权利观念和守法意识,甚至对法律的权威性都丧失了信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553.html -
了解详情
应有权威。 这是一个权利觉醒和利益纷争的年代。[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民事纠纷层出不穷。面对不断增长的民事纠纷,国家的解纷机制却 版,2005年第6期。 [21] 参见章武生等著:《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20 页。 [22] 参见范愉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31.html -
了解详情
;刘涌案引发的冲突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涉及到刘涌作为一个公民享有的法律权利,而且还触及到了法律程序正义的问题。在这场冲突中,法学家的名誉受到了很 、工业革命等一波又一波的变革浪潮,最终在十九世纪中后期正式完成[37]。现代化运动是人类有史以来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02.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与之相应的罗马法的现代化开始于共和国的最后阶段。1787宪法则施行于林肯之前一百年、罗斯福之前将近两百年,在这期间,美国的法律和宪法都逐次迈入了新 看法在19世纪的英帝国范围内开始逐渐改变了。英国物质文明发展的步伐加快,英国人意识到本国水平和非欧洲社会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扩大;而且他们对非欧洲社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94.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即包括了法官实施自然法和法官宪法实证法的司法审查已经接受,已经信仰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政府官员、社会精英,抑或法官们、学者们。也就是说,对于法官实施宪法, 年代,中国终于走出了文革的阴影,意识到我们对法治、法律的忽视,开始学习西方的法制、法治当然中国的法制、法治现代化,从晚清时期就开始了,到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