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德国学者罗科信教授曾有清楚的描述:检察官在审判程序中,其需朗读起诉书。此外,检察官亦需注意,诉讼过程是否合法举行,其对于有违反刑诉法之情形时,异 的分离,按其设想,以后法院开庭时,检察机关应当派出两组检察官出庭,一组为公诉人,另一组为诉讼监督人,后者专门监督法官是否违法审判。对于这一观点,笔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78.html -
了解详情
,法庭辩论之前作为独立于控辩双方之外的诉讼参与人,出庭宣读调查报告,接受公诉人、辩护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对调查报告形成过程的询问。此举主要是将社会调查 多名未成年被告人共同犯罪的,由社会调查员共同对多名被告开展调查。在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征得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后签订委托书,并由被告人、法定代理人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791.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矛盾。检察机关对犯罪的追诉本身就包含了对违反刑事法律的监督,检察官以公诉人身份出庭控诉犯罪,就是对被告人监督,检察机关依据刑法规定监督一切公民、单位必须 ,检察官对法官的程序违法行为可以实施当庭监督,在审判程序中,其需朗读起诉书。此外,检察官亦需注意,诉讼过程是否合法举行,其对于有违反刑诉法之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32.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律师措手不及,处于被动地位;更有甚者,个别地方竟然借口经费紧张,无复印设备,只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出庭的证人名单,所有的证据材料统统不移送,剥夺庭前律师 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审前辩护不具有诉讼行为的机能。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公诉人、当事人是构成诉讼的不可缺少的主体,他们的行为本身构成了诉讼,如果缺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36.html -
了解详情
将被告人马某某提起公诉。庭审期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两次开庭对该案进行审理,公诉人将全案近70份证据分类向法庭进行了展示,增加了证据的综合证明力。 了合议庭对该案公诉工作的认同和对被告人马某某实施犯罪的内心确认。最终,我院起诉书的指控事实和指控罪名以及公诉意见的内容被合议庭全面采纳。10月12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91.html -
了解详情
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第12条规定: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 权了解被起诉的罪名和证据,有权知悉所有的诉讼权利;有权在开庭前收到起诉书副本,并参加法庭审理;有权在法庭上对证据进行质证;有权在庭审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170.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予以记录,尔后交由犯罪嫌疑人审阅后签名、按指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旦翻供,公诉人就以讯问笔录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签名、按印为由驳斥其翻供事由。我们总感觉 与不还两者之间,按利益归于被告原则,以证据不足,对该笔指控不予认定(起诉书指控杨某犯受贿罪不止这一笔)。(此案仍在审理中)。 2003年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31.html -
了解详情
由侦查官员,包括刑事警察以及担当侦查或指挥侦查的检察官来主持的。没有侦查官员,公诉人就难以有效承担其对法庭的举证责任,因此,侦查官员是以证据搜集的方式成为 第139条);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权利(40条);在法庭审理中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以及经审判长许可向被告人发问的权利(第155条);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3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法官也通常会觉得刑事案件的开庭显得过于形式化、程序化,许多问题的决断必须有赖于公诉人在庭后将全部的案卷及证据移送后,这就给法官庭后审理提供理由。 但由于刑诉法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的侦查诉讼卷不再在庭审前向法庭移交,而只移交起诉书和主要证据的复印件,律师在庭前的审理阶段只能看到一些主要证据,看不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19.html -
了解详情
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在为数不多的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的民事案件的起诉书中将检察机关定位为起诉机关,以单位名义提起诉讼。而在诉讼活动中检察人员 机关在此时提起的民事诉讼带有公诉的性质,因此笔者认为检察人员出庭时也可称为公诉人。 ⑦ 薛永慧:《刍议建立完善的民事检察监督体系》,《人民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