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甲应仅承担故意杀人罪从犯的责任。同时,甲的行为也属于拒不履行扶养义务的遗弃行为,因而还成立遗弃罪的单独正犯。 (三)渎职罪中不作为共犯的 《法学研究》2012年第1期,第126页。 [92]参见金光旭:《日本刑法中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参与者及其刑事责任》,《清华法学》2008年第2期,第8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993.html -
了解详情
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行轻微的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2)必须满足《刑法》七十二条规定的 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秩序、侵犯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类的犯罪历来是刑罚从严打击的对象。正因如此,故意杀人罪、绑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等犯罪除非有非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460.html -
了解详情
却对过失的交通肇事后的逃逸另行增加刑法评价。故意杀人后逃逸,因为故意杀人既遂的法定刑最高为死刑,其内容已在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设置中得到充分评价。而交通 在此前提下,如果一方面继受等价性作为实质判断的根据,对不作为犯适用作为犯的构成要件,另一方面又无法在刑罚判处中有所区别,显然会造成罪刑不均衡。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973.html -
了解详情
、王的行为不做犯罪处理。最高法院的批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1979年《刑法》第132条故意杀人罪存在误解,在立法没有单独规定安乐死作为违法阻却事由的 的人被羁押,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对起诉后经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并已执行的上列人员,有权依法取得赔偿。判决确定前被羁押的日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10.html -
了解详情
、王的行为不做犯罪处理。最高法院的批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1979年《刑法》第132条故意杀人罪存在误解,在立法没有单独规定安乐死作为违法阻却事由的 的人被羁押,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对起诉后经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并已执行的上列人员,有权依法取得赔偿。判决确定前被羁押的日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02.html -
了解详情
反革命破坏罪[2]、反革命杀人罪等等。然而,国际上有政治犯不予引渡的惯例,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也都给予了外国人政治庇护的权利。因此在实践中,许多实施了 责任的范围也一改过去的模糊规定[5];改变了旧刑法关于抢劫罪的含糊规定,明确了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的八种加重情节[6];同时它大量采用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319.html -
了解详情
从可能判处较轻刑罚的案件到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都可以纳入和解因素。对于不明显损害公共利益但又无法定从轻情节的公诉案件,只要案情中有和解因素,被害人在与 事先藏匿的菜刀砍了崔培昭数十刀,致崔死亡。检方以安然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06年3月,双方家长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和解,安然赔偿死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68.html -
了解详情
子弹的枪支在射程内射击他人显然存在他人被枪杀的危险,如果由于枪法不准未能射击到他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法律之所以处罚行为人,不是因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杀害 其它杂质,致使所谓的毒品数量达到了判处死刑的标准因而被判处了死刑,这显然不合理。因此,前述讨论纪要认为,关于毒品含量。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毒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47.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侦查机关出具证明侦查审讯过程中没有对被告人刑讯逼供的公函,认定侦查机关取得的4被告口供是合法的。据此,中院以抢劫罪判处1被告死刑,判处其他3名被告5年 (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我国刑法将刑讯逼供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一起列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566.html -
了解详情
大象突然横冲直撞顶死了三个人,构成了杀人罪。执行死刑的方法是用起重机高高吊起后摔死。1990年美国密执安州法院曾以妨碍公共的罪名判处一棵活了50年的老 有责任性问题。自此,在犯罪论体系中,故意犯与过失始处于平分秋色的平列地位[3]。 在刑法史上,虽然古代就有关于故意和过失概念的探讨。但真正对过失犯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