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诉讼监督无涉。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恶意行为构成犯罪的,检察院可提起公诉,但这项权限在性质上属于刑事公诉权,与诉讼监督权同样不沾边。 其实,这一 诉讼实施监督,应解释为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中的审判权和执行权实施监督。 2.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增加 新法第13条在关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有规定之后,增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880.html -
了解详情
学界普遍诟病;其三,混淆了职责,转嫁了过错。刑事诉讼中控、辩、审三方发挥着不同作用,法院居中裁判,检察机关行使控诉职能,还具有法律监督权利。对于重罪 追究犯罪职能外,同时也是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维护法律正确实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应全面、客观收集证明被告人有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23.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诉讼主体参与刑事诉讼活动的角色地位,赋予了检察机关保障刑事辩护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的职责,构建了新型的控辩平等关系和控辩救济关系。但检察机关在保障律师参与 性,从而有利于逮捕这一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得以规范、有序运行,最大限度地实现刑事诉讼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的双重任务。万春对贯彻新刑诉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115.html -
了解详情
考验期内,犯罪嫌疑人违反了规定义务,或者有其它应当撤销暂缓起诉决定的事由,检察机关决定撤销缓起诉,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19] (3)以量刑建议权请求对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诉讼中适用和解的指导意见(试行)》第1条规定: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或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097.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明确指出检察机关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的重要责任,为检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重要部署,贯彻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的对象是主要是未决犯,对他们自由的剥夺,只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因尚未得到法律的最终裁决,所以对他们的监管决不能看作是一种法律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172.html -
了解详情
所掌握的证据也享有知情权。1996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为防止法官形成主观臆断,检察机关在移送起诉时不再移送诉讼案卷,仅附送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的 示证据,所以辩护方只能在法院查阅案卷里有限的材料。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中还不具有前置性程序的地位,要想为刑事诉讼庭前证据开示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837.html -
了解详情
所掌握的证据也享有知情权。1996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为防止法官形成主观臆断,检察机关在移送起诉时不再移送诉讼案卷,仅附送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的 示证据,所以辩护方只能在法院查阅案卷里有限的材料。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中还不具有前置性程序的地位,要想为刑事诉讼庭前证据开示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836.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的国家追诉制度逐步确立。然而,这样的刑事司法观念过于突出国家的主导作用和绝对权威,湮没了个人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和诉求。同时,用刑罚这种抽象的 的人权。 另外,被害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在刑事诉讼中具有极大的差异,需要被害人参与其中,作出相应的判断。作为执行活动监督者的检察机关虽然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101.html -
了解详情
模式也开始得到反思,1978年宪法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使国家的权力体系回归1954年宪法的框架。尽管该法仍未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 动员与组织能力[11](P.122-123)。表现在刑事诉讼实践中,刑事诉讼程序被盲目否定,当时认为设立程序的目的在于为了查清案件事实,以便正确判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570.html -
了解详情
依然会如过去一样,即这种通过滞后性排除表现出的监督在手段上同样缺乏强制性和权威性,必然导致检察机关在此环节的监督同样会是有名无实、流于形式进而被虚置。 ( 目前的现实问题是对非法证据的是否合法问题,不仅辩方难以提供证据,而且控方举证也十分困难。[18]辩护方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举证很好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6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