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对象。因为当债权人的借条成为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唯一凭证时,无论是债务人恶意持有还是小偷非法持有,使被害人陷入丧失财产的严重危险境地的危害后果都是一样的,并无本质 中,黄某与小偷谢某事前没有通谋,事中也未参与,在主观上虽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但自己没有采取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的行为,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28.html -
了解详情
及时清退所吸收资金,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 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明知他人从事欺诈发行股票、债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擅自发行股票、债券,集资诈骗或者组织、领导传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183.html -
了解详情
1)既然成立故意伤害罪并不要求出于特定动机,那就表明,出于任何动机故意伤害他人的,都不能排除在故意伤害罪之外。可是,为什么在区分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 前者行为人主观上还具有逞强好胜和通过强拿硬要来填补其精神空虚等目的,后者行为人一般只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前者行为人客观上一般不以严重侵犯他人人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4.html -
了解详情
1)既然成立故意伤害罪并不要求出于特定动机,那就表明,出于任何动机故意伤害他人的,都不能排除在故意伤害罪之外。可是,为什么在区分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 前者行为人主观上还具有逞强好胜和通过强拿硬要来填补其精神空虚等目的,后者行为人一般只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前者行为人客观上一般不以严重侵犯他人人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20.html -
了解详情
并罚,因为行为人基于杀人的故意,实施杀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后又基于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故意,实施了抢劫行为,构成抢劫罪。 [13]但是,这种观点明显将杀害 的金钱、邮局误投的财物、楼下飘落的衣物、河流中的漂流物等,只要他人没有放弃所有权的,均属于遗忘物。 [17] 第三人在被害人死亡不久之后,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27.html -
了解详情
有的认为是诈骗罪。盗窃罪、侵占罪和诈骗罪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共同点是主观方面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的客体都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且都要求数额较大。但在在 财物,其行为使特征主要体现在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而失去财物。 本案中,吴某保管着他人财物,授意自己的外甥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将其取走,作为财物所有人的兰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71.html -
了解详情
出于其他原因(如限制人身自由、报复)将被害人控制,临时产生以被害人为人质勒索他人财物或实现其他不法要求的目的(并客观化),又发现被害人携带的财物 工作人员来实施诈骗行为,或者行为人通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不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者占有他人财物未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此时就不可能同时符合诈骗罪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99.html -
了解详情
使法院的判决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本国甚至是外国司法的检验。以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为例,必须认真分析其异同。只有把握其不同点,才能做到罪、名适应 主观目的不同。前者是一诈骗钱财为目的,后者虽有欺诈的故意,但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其目的是为了生产经营。准确打击涉外劳务犯罪还应当注意克服片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1.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择一重罪处罚。 4、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虽为外部人员非法占有他人资金提供了便利条件,不构成金融诈骗罪,而构成挪用公款罪或受贿罪。 十 结果加重。 十三、如何正确认定诽谤罪 关键:行为情节是否严重;是否当众贬低、破坏他人名誉。 十四、如何认定索贿形式的受贿罪 受贿的主体:准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0.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债务数额的“债务”。如果行为人为索取超过合法债务数额的“债务”而实施绑架、拘禁他人的行为,应具体分析行为人索取的数额与合法债务的数额之间的差价,分别 不大,本身就足以证明其主观目的主要是为了索取合法债务,而不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但是,如何判断和确定超过合法债权数额的“大”与“不大”,此类案件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6.html -
了解详情